五一劳动节假期,有没有帮孩子做劳动节小报?
如果要评选最令家长讨厌的作业,各类小报式作业铁定当选。传统节假日要小报,学科探究要小报,各种纪念活动还是要小报。
在社交网络上,我们看到有不少家长吐槽:
“这根本就是在卷家长,低年级小孩,怎么能做得字迹端正又美观,全是家长代劳。”
“又恶心、又无聊,纯粹形式主义。”
“感谢孩子的老师挖掘出了我画画的潜能,让我在奔四的年龄才知道自己原来是有绘画天赋的。”
看来家长们对这类小报式作业是怨声载道,可是为什么明明如此,老师却还要布置类似作业呢?
小报式作业究竟有什么魔力让各类教育机构都为之着迷,除了形式主义,布置该作业的背后会不会有什么深刻的意义呢?
1、小报类作业的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先明确一点,许多小报式作业并非老师自愿布置的。老师的主要任务在于教学,对于任课老师而言,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既定范围的知识(考更高的分数)是首要职责。
作业的布置也是教学内容重要的一环,有着复习、巩固、查漏补缺等重要的作用。因此,布置既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于提高分数实际作用不大的小报式作业就显得性价比低了一点,一般而言,老师是不会主动去布置类似作业。
既然老师不愿布置,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小报式作业呢?
答案是小报作业是教育局领导布置的,实施小报式作业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
就收集点资料,画个画怎么又和德育教育扯上关系?且听我慢慢道来。
中国很大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人口则有14亿之多,我们不可能踏过每一寸土地,也不会认识每一个人。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只生活在自己周边一小块地方,常用联系人不到百人。
然而,武汉疫情时,某个素不相识的东北人会因为在新闻上看到武汉疫情而揪心,捐款。在韩国疫情时,他们不会有同样的感情,明明韩国在地理上离东北更近。
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以北方人为主,但是广西、云南的观众会衷心地为中国运动员加油,认为自己和他们是“一伙的”。而不会支持地域上,甚至外貌上更为接近的东南亚运动员。
正是因为从小我们共享着同样的经历、同样的故事,在面对重大事件时,我们才会有同样的情感、同样的共识。
增设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假期;在传统节日中做吃粽子、赏月等同样的习俗;学校里布置传统节日小报,收集该节日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历史传说,通常有那些习俗,都是强化民族共识的一种手段,是重要的德育教育一环。
2、画个小报就能扯上民族共识了?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这样共同的经历,共同的文化,其实我们平常就能亲身感受到啊,难道你们过年不包饺子吗?我们都亲子在做了,还有必要画这么形式主义的小报吗?
非也、非也,看似一张只有A4纸大小的小报还真能改变我们的认知和态度,不仅小报如此,我们小时候写的读后感,看完电影之后的观后感,各类征文比赛也能起到类似效果。
组织心理学奠基人埃德加·沙因曾做了一项研究,他发现书面的陈述能够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
他发现某国的战俘营曾用这样的程序来改变战俘的立场和态度:
首先让战俘们做一些态度温和、支持和平的陈述。如承认自己的国家并不完美,有失业问题,种族问题等各种各样矛盾。
毫无疑问战俘会认可,然后审讯员就会和战俘谈一谈,自己的国家哪些地方不完美。
等战俘做了解释,审讯员又要他列出一张不完美地方的清单,并签上名字。之后他们又和其他战俘组成小组,讨论这份清单。在讨论的过程中他们会越发认同自己提出的问题。
再后来战俘们又被要求写一篇文章,扩充清单,更详尽地探讨美国存在的问题,并开展政治作文竞赛,在监狱的广播中播报竞赛得奖文章。
在广播中听到自己的名字和所写的文章后,战俘会发现自己成了合作者,给自己敌人帮了忙,更重要的是自己写的这篇文章并非出于胁迫而是自己认同的。为了避免认知失调,战俘们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形象,让自己的行为更符合合作者这个新标签。
最后几乎所有战俘都或多或少地跟对方进行合作。仅仅是写写文章就有这么大的魔力改变人们的态度吗?
沙因认为这是源于承诺一致性原则:
在制作小报或是撰写读后感的过程中,我们投入了情感和精力,需要花费时间来收集信息,并将收集到信息汇总在一起,还要思考自己的感悟和想法。
在小报制作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成就感,同时相同经历的民族共识也深深地烙在我们脑海中。
3、小报问题的根源
由此看来,小报式作业虽然麻烦,却还是有些教育意义的。
从能力培养上来说,自己收集资料,总结要点,再将要点通过绘画或文字摘要的形式创作成一副小报,符合费曼学习法的主要特征,如果真的能够独立自主完成一副小报作业的话,相信孩子的多项综合能力能力是会得到提升。
从德育教育上来说,意义就更加重大了,我们每个人长大后对民族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都可以通过类似作业进行培养。
那么又是那些原因,让这么有意义的作业变味了呢?无数家长深恶痛绝的根源又在哪里?
据我观察,小报作业的困局不在于作业本身,而是因为评比制度和家长之间的内卷让整件事情都变了味。
小报作业因为形式活泼,很容易被用来进行各种展示,低年龄阶段的孩子是很看中自己的作品被贴在墙上展示这项荣誉的。为了满足孩子的荣誉感,家长们只能被迫加入内卷,亲子下场帮孩子来设计,完成小报,完全忘记了小报式作业本来的意图。
那老师能否加强监督审核,拒绝掉家长代劳的作品,只选择学生独立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呢?很遗憾,在实际操作上也很难,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自然也少不了互相之间的攀比、竞争,都想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别人,在这样一种内卷式的竞争之下,对作品的要求自然也就越来越高,默认家长参与与代劳也就不可避免。
综上所述,各方的内卷对小报的质量要求超出了孩子的能力,教师为了自家班级的面板好看,有面子,放任了家长代劳。各方一方面吐槽负担重,但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卷赢其他同学,于是造就了小报作业困局。
4、解决方案
然而“小报作业”不可能就此消失,如何打破这种困境,让这类作业不再只是浮于表面,成为家庭之间竞争内卷的工具,而是让它真正发挥作用,成为一项有意义的作业?或许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家长来说,都应当回归小报作业的初心:真正让孩子在做小报的过程中搜集资料、阅读书籍、归纳知识、了解中国的历史、熟悉民族的发展。
对于教师来说,在布置“小报作业”时,应向学生强调作业布置的目的:希望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能培养收集资料、归纳知识的能力,并从中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同时,最后也不应以作品效果作为评价依据,要充分认可学生的创作,充分体现出实践性、研究性作业的乐趣,采取多元化评价。小报精美不精美,好不好看,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参与自主学习的过程。
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做小报作业时更是应该加强引导,如果孩子对于最终能否获得展示的机会非常看重,那么我们或许可以和孩子进行一场对话。帮助孩子认识到那些看起来很精美的作品,并不出自同学自身之手,而是由家长代劳的,因此即使获得了表扬或展示的机会,那么被肯定的实际也是同学的爸爸妈妈,而不是他自己,这甚至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
在做小报作业的过程中,家长不妨带着孩子一起经历这个过程,把它当做一次有主题的“项目化学习”,在其中,我们可以和孩子共同讨论有哪些收集资料的途径?对于收集到的资料如何归纳总结?这些资料又如何安排到一张小报上?怎样的小报板块划分才是富有逻辑的?通过小报的制作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如此,做小报作业便不再只是家长的负担,它或许还可以促进亲子沟通,加强孩子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并通过小报这样一种学习成果展现此次此次学习的所得,岂不两全其美?
其实“小报作业”只是这类作业形式中的一种,诸如此类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教育还有许多。然而,作为家长如果只是一味拒绝或反感并不能改变现状,毕竟这类作业没法在一夜之间消失。如何转换想法,看到这类作业背后的价值,将它们当做一种工具和途径,培养孩子的思考习惯、逻辑思考能力、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动手能力等,才能将花费的时间变得更有意义,达到我们家庭教育的最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