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义诗的创作背景 就义诗创作背景

儿童教育2022-06-11 13:38:37未知

就义诗的创作背景 就义诗创作背景

  就义诗的创作背景: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当北方鞑箕靼族入侵时,诗人力主抵抗、反对妥协误国,因上疏弹劾奸相严嵩,遭毒刑,被人杀害。这首诗即为他临刑前所作。就义诗为明代诗人杨继盛所写的一首五言诗。

就义诗的创作背景

  就义诗原文

  就义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就义诗翻译

  我本为浩然正气而生,仅为国而死,浩气当还于太空,虽我将死,但丹心可永存,可千秋万代照耀后世。生平早有报国心,却未能报国留下遗憾,留下忠魂作厉鬼仍要为国除害杀敌作补偿。

  就义诗赏析

  前二句说自己虽然死了,但浩气仍留天地之间,光耀千古,后两句感慨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不禁万分遗憾,但死后若有忠魂在,一定还要补报国家,以偿夙愿。整首诗寥寥二十字,一片忠贞报国之心,凛然可睹,千载以下读之,也省事为之感动。

  诗人在诗中表示,自己报国之心不但至死不变,即使死后也不会改变。诗的大意说:自己虽死,浩然正气回归太空,还存留在天地之间,一颗耿耿丹心,永远照耀着千秋万代。这一辈子还没有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作忠魂来弥补。

  就义诗作者

  就义诗作者为杨继盛,明代著名谏臣。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坐论马市,贬狄道典史。事白,入为户部员外,调兵部。疏劾严嵩而死,赠太常少卿,谥忠愍。后人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

就义诗的创作背景

  就义诗的其他版本

  1、就义诗——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创作背景:夏明翰1928年2月8日被捕,在狱中敌人先是企图收买他,但他毅然回答说:“办不到。可以牺牲我的生命,决不放弃我的信仰。”敌人又对他严刑拷打,他宁死不屈,敌人无计可施,恼羞成怒,终于杀害了夏明翰同志。临刑前,凶手问他有无遗言,他挥笔疾书,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诗篇。

  2、就义诗——吉鸿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创作背景:1934年,11月9日被国民党复兴社特务逮捕。吉鸿昌在狱中感到死在如此逆行倒施的反动派的枪口之下,不仅是他个人的耻辱,更是国家、民族的耻辱,由此而作此诗。

  3、就义诗——杨超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创作背景:在杨超烈士就义时高声朗诵的。

  4、就义诗——佘英

  牡丹初放却先残,未捣黄龙死不甘。

  我本为民兼为国,拼将热血洒红毡。

  创作背景:1910年2月27日遇难,牺牲时36岁。临刑前吟成就义诗一首。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