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责不同:知府掌管一府的大小事务,知州是各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知县管理该县的行政、处理一县的大小事务。2、发展历史不同:知府是中国古代较为常见的一种地方官职名称,在有些朝代被称为“太守”;知州在明清时期成为了固定的官职;知县一般配有“县丞”与“主簿”。3、全称不同:知州称“权知某军州事”;知府在宋代时称“知某府事”;知县管理一县行政,称“知县事”。
知州、知府、知县,三者都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重要官职。“知府”这一地方职官名的设立与古代制度的演变有关。
唐朝时期,“知府”出现,但在当时并不是正式的官职,到了宋朝,“知府”成为了府的地方长官。
“知州”管理一个州的政务。在宋朝被正式确立为管制,“知州”一职确立。
“知县”一词起源于唐朝,唐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朝时期,朝廷派遣朝官担任县的长官,管理该县的民政事务,即“知县事”,简称“知县”到了明清时期,知县才成为一县的正式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