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哪个朝代的 孟子名句

儿童教育2022-07-24 09:23:32未知

孟子是哪个朝代的 孟子名句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人。孟子名轲,字子舆,华夏族,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同时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哪个朝代的

  孟子名句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孟子主张什么思想

  1、孟子一般来说是对孔子的继承,主要表现在仁的方面,直接将孔子的仁学发展为性善论。

  认为仁、意、礼、智不是外在给予的,而是我原本就有的,不过不曾切己反思罢了。作为性善论的基础就是“四心”,即所谓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孟子又叫作良心和本心。良心就是善心,本心就是原本具有之心。

  2、以性善论为基础,孟子的目的是为了推行他的“王道主义”。就是要学习古代圣王的做法,崇尚德治,“以德服人”,使人“中心悦而诚服也”。

  3、在提倡王道主义的时候,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原则,就是名贵君轻论。“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核心是讲得民心者得天下。为了说明民贵君轻的合理性,还借助了天的力量。“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名受之”《万章上》这就是说,天意和民意是相通的,天意的真正意义在于民意。

  4、对孔子义利思想的继承。“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当然这里要明确的是,孟子的利,有两个不同的向度。首先是治国方略意义上的。“义”特指王道,“利”特指霸道,分别代表不同的治国方略,是对立的。

孟子对后世的影响

  《孟子》在政治及经济方面的新主张,如改进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阐述的“井田制”理想等,对后世确立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治国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及指导意义。此后,《孟子》成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

  《孟子》还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他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孟子所倡导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是我国古代教肓学的结晶,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教育仍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孟子是哪个朝代的

孟子二则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二则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相以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忧惧,国家常常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将导致灭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墙,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兵器甲胄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仅靠武力的强大。君主施行“仁政”,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君主不施行“仁政”,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