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达尔效应的例子 距离说明丁达尔效应

儿童教育2022-03-14 03:23:50佚名

丁达尔效应的例子 距离说明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的例子有胶体现象、暗室现象、树林现象、耶稣光等例子。英国物理学家约翰·丁达尔,1869年首先发现和研究了胶体中的上述现象。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胶体现象:光射到微粒上可以发生两种情况,一是当微粒直径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时,发生光的反射;二是微粒直径小于入射光的波长时,发生光的散射,散射出来的光称为乳光。散射光的强度,还随着微粒浓度增大而增加,因此进行实验时,胶体浓度不要太稀。

暗室现象:在暗室中,让一束平行光线通过一肉眼看来完全透明的胶体,从垂直于光束的方向,可以观察到有一浑浊发亮的光柱,其中有微粒闪烁,该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

树林现象:清晨,在茂密的树林里,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类似于这种自然界现象,也是丁达尔效应。这是因为云、雾、烟尘也是胶体,只是这些胶体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微小的尘埃或液滴。

耶稣光:耶稣光即丁达尔效应的形成,是靠雾气或是大气中的灰尘,当太阳照射下来投射在上面时,就可以明显看出光线的线条,加上太阳是大面积的光线,所以投射下来的,就不会只是一点点,而是一整片的壮阔画面这种为风景带来一种神圣的静谧感的光线,不知何时被命名为了"耶稣光"。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