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的意思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翻译

儿童教育2022-09-05 15:22:45佚名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的意思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翻译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的意思: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该句出自《杨氏之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中一个聪明的九岁男孩的故事。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的意思

  《杨氏之子》原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翻译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杨氏之子》注释

  1、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延尉。

  2、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3、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4、设:摆放,摆设。

  5、甚:非常。

  6、诣:拜见。

  7、未闻:没有听说过。

  8、示:给……看。

  9、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10、乃:就;于是。

  11、曰:说。

  12、未:没有。

  《杨氏之子》赏析

  该文描述了杨氏子的聪慧,把杨氏子的稚气和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教导我们要学会随机应变,考虑再三,用智慧和勇气解决问题。

  本文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饶有情趣。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古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义;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和主人公的聪慧。本文重点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的意思

  《杨氏之子》创作背景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引》,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的编纂时间大约在公元439年至440年刘义庆任江州刺史期间。

  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临川王,刘裕对其恩遇有加。公元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刚登基便先后杀了徐羡之、傅亮、谢晦等拥立功臣。宋文帝性情猜忌狠辣,因为担心自己重蹈少帝被弑的悲剧,严格控制并杀戮了大量功臣和宗室成员,这其中就包括名将檀道济。在这样的背景下,刘义庆不得不加倍小心谨慎,以免遭祸。

  后刘义庆借故离开京城,远离是非之地。尽管文帝下诏劝解宽慰但架不住刘义庆远离京城之心。刘义庆终于得以外镇为荆州刺史。外镇后的刘义庆仍然如同惊弓之鸟,心有余悸。他处在宋文帝刘义隆对于宗室诸王怀疑猜忌的统治之下为了全身远祸,于是招聚文学之士寄情文史编辑了《世说新语》这样一部清谈之书。

  《杨氏之子》作者介绍

  刘义庆(403年-444年)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南朝宋政权文学家.是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

  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