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和“战国”这两个时代名称的由来,却比较特殊。它是由《春秋》和《战国策》这两本书而得名的。《春秋》这一名称,本来市各国史书的名称。在古代各个国家都设有史官,“君举必书”,史官有左、右二职。“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史官记事,本是编年体性质,一年四季所作之事都书于简牍,但不能全举春、夏、秋、冬四字来作为书名,于是盖举“春”“秋”,以包括“夏”和“冬”。各国的史书都已亡佚不存了,今天所见到、被收入《十三经》的《春秋》,是鲁国的史记。鲁国的《春秋》,因经孔子整理而入于“六经”,即孔子作为教授弟子的“六艺”之一,因而被保存了下来。《春秋》所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止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中经鲁国十二位国君,历时242年。
2、(“战国”这一名称,在当时就已经有人使用,但是只用来指当时参加连年战争的强国。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是没有变化的,把战国作为一个时代的名称,始于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以后,才开始使用。但使用者还不普遍,像东汉班固作《汉书》时,涉及到战国时的人和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