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博大精深,面食文化,源远流长,这其中陕西的“臊子面”,已有3000年的文化历史,尤其在北方地区,每到炎炎夏日,中午这顿饭,必定会喝凉面条,放上肉酱、黄瓜丝、蒜料等等,从骨子里就喜爱吃面食,2013年,中国饭店协会举办了一场面条文化节,参选的面条多达500种,经过一系列的评选试吃,最后这10个名面胜出,一起看看有你的家乡吗?
武汉热干面
武汉热干面用的碱面,烧一锅开水,将面条烫一烫,倒入漏网中,放入调料即可,有芝麻酱、辣椒油、香油、香醋等,面条爽滑筋道,让人看着就很有食欲,武汉人的早餐,已经离不开一碗热干面,它就像超市一样,开满了大街小巷,就连隔壁的河南信阳,也颇受影响,每天不吃就难受。
镇江锅盖面
镇江的锅盖面,它煮面时有个特点,锅大盖小,面条不粘连,不散乱,汤面不浑浊,随着季节的变化,店家还会提供各种的“青头”,也就是面卤,锅盖面用的面条叫“跳面”,需要经过反复挤压,切好的面条有“毛孔”,方便入味,镇江锅盖面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公元1751)年,大街小巷都有其影子,现在的浇头比较丰富,各种各样,能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的口味。
北京炸酱面
北京的一种传统中式风味小吃,由面条、码菜和炸酱组成,在河北、天津、北京流行,区别就在炸酱上面,跟普通的酱不同,它是由北京的六必居干黄酱,天津利民甜面酱加肉末制成,北京不乏有一些老字号,做炸酱面特好吃,菜码的也丰富,有豆芽、黄瓜、青豆、心里美萝卜等,端上来的时候,菜、酱、面,一定要分开放,食客根据口味,自行搭配。
河南烩面
河南烩面,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其身影,不仅仅局限于河南,它传递出一个信号,那就是“滋补”,讲究荤、素、汤、饭,经济实惠,享誉中原,烩面已成为河南的饮食风向标,精华全在汤汁上面,牛肉、羊肉、三鲜、五鲜等,用优质的高筋面粉揉面,再配上丰富的辅料,例如豆腐丝、海带、鹌鹑蛋、鱿鱼等等,面好吃,汤营养。
杭州片儿川
明明是一碗面条,为什么叫片儿川呢?其实跟面条制作工艺有关系,杭州做片儿川已有百年老店,当地人都知道,已经传下来三辈人了,选料十分讲究,肉片细嫩,酱香醇厚,要做一碗片儿川,要先将笋片、肉片、雪菜汆煮,再煮人工面条,“汆”与“川”同音,“片儿汆”渐渐成了“片儿川”,很正宗的杭州风味,关键是价格也亲民。
吉林延吉冷面
冷面是当地朝鲜族的特色小吃,号称东北最出色的面条,用的是荞麦面,面汤鲜亮,味道醇厚,这个面是冷吃,天气越热越得劲,延吉冷面的精髓就是汤底,煮的是本地黄牛肉,把浮油撇干净,放进冰箱中,无论汤还是面,一定要等凉了再吃,出了这个地方,味道变化颇大,因为外地食材不同的原因,导致延吉冷面,不可被轻易复制。
山西刀削面
老山西人,独爱这一碗刀削面,典型的北方吃法,左手举面,右手拿刀,一片片的消到开水中,煮熟后捞进碗中,浇上卤汁,好吃的很,在北方的街头,常见有刀削面馆,很多人都吃过,但不清楚它的来历,兵荒马乱的年代,家中的刀具都被没收了,十户人家用一把刀做饭,轮流使用,有一老汉想用刀切面时,却被抢走了,恰到在路边捡到一块铁皮,回家拖着面一试,果然凑效,形似柳叶,棱锋分明,中厚均匀,自那以后,用刀削面就流传开来了。
四川担担面
著名是成都小吃,虽然面普通,但极具风味特色,突出麻辣酸,辣而不燥,鲜而不腻,是川味面食中的佼佼者,最早是挑夫们,下苦力的那种,为了混口饭吃,在码头挑着担卖面,所以名为担担面,重庆那边也有,以前都是四川的一部分,在当地很出名,担担面是面卤很有特色,一味衬托着一味,让人吃了就忘不掉。
兰州牛肉面
这个兰州牛肉面,可不是大街上的兰州牛肉拉面,那些面馆80%都是青海人做的,按口味来说,并不正宗,成本也低,汤是用牛油加调料勾兑的,兰州人只叫兰州牛肉面,外地人才叫兰州拉面,只有在兰州才能吃到,因为成本高,所以走不出兰州,卖贵了也没人买账,兰州牛肉面讲究“一清(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椒)四绿(香菜)五黄(面条)”,清汤是用牛骨头炖出来的,还有着“中华第一面”的美称。
昆山奥灶面
典型的苏式流派,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昆山市著名的面食小吃,用的是龙须面,奥灶面的汤底,采用了白+红的方式,红汤是鱼骨,白汤是鸭架,吃面时候还有浇头,卤鸭和爆鱼,肥而不腻,口感刚好,关于“奥灶”二字,说法众多,传送乾隆来昆山,尝过了此碗面条,感觉妙不可言,要将方法带往京城,小贩说:“此面的奥妙在灶头上,离开了昆山就变味了”,乾隆听后感觉有道理,脱口而出,真是一碗奥灶面,这三个字,因此得名。
以上就是被评选的十大面条,根据历史和口味的不同,武汉热干面为第一名,很多人纷纷表示不科学,因为油泼面、臊子面、biangbiang面、重庆小面等,无一入选,其实从地域性、风味性和文化性来看,评选存在一定的公正性。
你心目中的十大面条是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