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反,后怕的记忆

旅游攻略2022-07-07 12:02:02佚名

高反,后怕的记忆

这些年,常常看到有人自驾去西藏,因为高反去世。就不由想起我得高反的事情。

因为向往高原徒步,就在十多年前的初冬,约上三家人,共9个人,三个孩子才十岁左右,去爬九海。

九海,当地叫“俄而则俄”,属于四川小相岭景区,荒无人烟,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海拔高度4500多米,是徒步者的“天堂”。


俄而则俄景色,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没有高原徒步的经验,只当成是愉快的旅行,带了好多吃的,锅碗瓢盆俱全,丰盛无比。

加上睡袋帐篷等,一共请了7个挑夫,才挑上山。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高处爬。

刚开始,大家都有说有笑,观赏着高山美景。路上常常遇到些背包客,有的三五成群,也有孤身一人的。

无一例外,他们都背着硕大沉重的背包,拄着拐棍。我们都笑着说,他们才真是爬山,我们是来野炊的。

渐渐地,挑夫、向导和同伴之间,逐渐拉开了距离。大家专注爬山,不再说话。


俄而则俄景色,图片来自网络

我和张医生的儿子,在3900米高度时,出现了气喘无力症状。

我儿子和张医生夫妇,为了照顾我们,就也落在了后边。其他人,很快就消失在了丛林中。

张医生有比较丰富的徒步经验,他有些慌了,打电话给其他人,没有信号。他就扯着嗓子喊“等等”,无人回应,只有空旷的回音。

张医生叫我们“快,必须在天黑之前赶上大部队,否则很危险”。

他用胳膊夹着儿子爬。我儿子搀扶着我走,还把我所有的物件,包括手机,都转到了他身上。

可我,还是迈不动脚步,每走半步,胸口就闷得慌,双腿沉重无比。只好停下来,大口喘气,使劲深呼吸,才能再走半步。张医生的儿子,脸色和嘴唇开始变得乌紫。

张医生催促我们说,天快黑了,就会迷路,那就危险了,这山上不但有野兽,更怕高反严重,发生肺水肿。

我虽然也是医生,却对高反没有任何的认识和防范。我甚至从来没有意识到:高反会很危险。

听张医生这样说,我才有些害怕。此时着急无用,只有赶上大部队,才是唯一出路。


俄而则俄景色,图片来自网络

我用尽吃奶的力气,跟随儿子的节奏,张大嘴巴喘着气,艰难地往前挪动着身体。张医生夫妇轮换着,背起儿子走。

天,逐渐暗了下来,漫山遍野的灌木丛,完全淹没了同伴们的身影。张医生急得都快掉眼泪了。

突然,前面冒出了几个人影,越来越近,原来大家发现我们掉队了,三个挑夫、我老公和向导就快步返回来了。

挑夫和向导呼吸平稳,步伐稳健,与我们气喘吁吁的样子,对比鲜明。

挑夫们背起张医生儿,搀扶张医生夫妇和我,老公扶着儿子。很快,明显的,我气息平顺了很多。

大部队汇合后,爬到宿营地时,天全黑了。挑夫们早已经把东西放好,下山了。

高原上,光线还不暗,可以清晰地看清周围情况。山上也很静,天上稀稀拉拉的星星,就在头顶上闪耀。

说是宿营地,不过是很小的一块斜山坡,向导去附近的山洞休息,我们各自摊开帐篷,安营扎寨。

居然找不到一块平地,搭帐篷。我们只好顺着斜坡搭建。坡度还很大,枕头都没办法放置好。

大家都说头很痛,一点睡意都没有,就吃了干粮,喝了水。然后聊天,居然聊了个通宵。远远的,还传来了狼嚎声。

第二天早上,我体力恢复了很多,气息也顺畅不少,头轻微有些痛。走路基本没有大问题了。

然后,开始煮饭弄菜,七手八脚地,很快就好了,可是,米,怎么都不熟,这才想起应该带高压锅。

吃了夹生饭,和半熟的饭菜,大家要去爬主峰,听说那里有很多水晶石。

主峰海拔4500多米,我觉得自己爬不上去,就留下来,生火做午饭。

山上处处都是杜鹃树,低矮,花骨朵坠满了枝头,听说,到了五月份,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美丽极了。


俄而则俄景色,图片来自网络

山上的空气,潮湿,雾气蒙蒙,遮天蔽日。空气微微有些寒凉,心肺就像被荡洗一样,非常舒服。

没有多久,大家都回来了,因为主峰太高,路太陡峭,悬崖密布,就放弃了登顶。

又是一顿夹生饭菜。吃了午饭,大家把垃圾收捡好,准备下山。

下山那天,没有挑夫,所有人都自己背行李走。说是下山,向导却带我们越爬越高,比起宿营地,至少爬高了200多米。

那天,浓雾弥漫,狂风大作,夹杂着胡豆大的雨点。每个人都背着大大的包裹,摇摇晃晃地行走在万丈悬崖边。

几乎没有路,向导凭着经验,不断用脚踩出一条路,路很窄,双脚只能轮换前进。

好几次,脚下都是巨大的天坑,稍不留神,就会跌落下去。

我背着背包和帐篷,手脚并用地爬着下山。还好,几乎没有感到难受,大概是太专注地看路、走路,就忽略了身体的不适吧。

就这样,我们从宿营地,颤颤巍巍地往上爬行了200多米,才折转,正式下山。

下山的路途,总体平坦无奇。顺顺利利到了山脚下,大家到饭馆,美美地吃了一顿。


俄而则俄景色,图片来自网络

张医生端详我半天,说:你在山上,嘴唇和脸,就跟茄子一个颜色,现在,脸色多好看!所有人都笑了。

那次徒步回来,我感觉连续一个月,每天都是神清气爽,肺就像洗过一样,非常舒服。小相岭的美,也永久驻扎心间。

当时一起爬山的小刘,没多久再爬九海,发生了严重高反,被抬下山。幸运的是,经过及时抢救,他活了过来。

现在回想起来,不由非常后怕。当时我们什么预防措施都没有,一旦发生肺水肿,交通不便,手机无信号,那就太危险了!

去西藏,真的需要科学准备,高原反应,来势凶险,普通人如果平时就对缺氧很敏感,还是不要去。

怎么判断对缺氧很敏感呢?

例如,冬天上晚自习,教室关着窗户,您常常满脸发烧通红,而其他人,并没有这些反应,那么,你就是缺氧了。你对缺氧很敏感。

所以,西藏虽好,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去,毕竟健康更重要!

本文标签: 徒步  高原  宿营地  下山  高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