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举世闻名的古都,位居中国古都之首;它,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它,如今早已蜕变成为—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它,便是古城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它北临泾河、渭河,南依终南山、翠华山,东有骊山、华山,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
关中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自古便是人类居住的理想之地。因此,我们的祖先很早便在此繁衍生活。自公元前11世纪西周建都丰镐以来,秦、西汉、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均在西安及其附近建都,历时一千余年。此外,黄巢、李自成等农民起义者也曾在此地建立政权。因此,西安市及其周围地区到处都有文物古迹,如古城遗址、皇家宫苑遗址、帝王勋臣陵墓及寺庙等。
西安市的钟楼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保存得最完整的明代建筑之一。它以其金碧辉煌的雄姿雄踞于西安市的中心,是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古城明珠”。
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全国各大城市兴建钟楼,以镇天下。当时,钟楼与南北城门正对,正是城中心的所在。随着城中心的东移,钟楼的位置便与中心偏离。因此,在陕西巡抚龚懋贤的主持下,钟楼最终得以迁建。到了1740年的时候,巡抚张楷又重修了钟楼。但他依然按照明初年的原结构修建,只是将室内悬挂的唐代“景云钟”移出了室外,以使报时之声得以远播。而钟楼的命名,正是由此而来。
说到皇家宫苑的遗址,位于西安市城墙外东南角的兴庆宫公园,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该公园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址公园,因在唐代皇宫兴庆宫遗址上修建而得名。兴庆宫曾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旧宅,他未即位前曾与兄弟居住于此。之后,这里便成为唐玄宗时代的国家政治中心之所在。此外,这里也是李隆基和他的爱妃杨玉环长期居住的地方。
今天的兴庆宫公园,是为配合交通大学整体西迁而于1958年修建的,仿照当年兴庆宫的池、堂、楼、亭方位和名称而设计。1979年,为了纪念日本遣唐留学生晁衡(日名阿倍仲麻吕)留唐1200周年,西安市在兴庆宫园内南门的东侧建造了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和纪念堂,以供中外游客参观。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三十多千米的临潼区以东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的时候,就开始营建自己的陵园。该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
其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均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而陵墓的周围,则还环绕着一些著名的陶俑。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而说到寺庙,就不能不提到位于西安城南小寨附近的大兴善寺。该寺始建于晋武帝司马炎至泰康年间(公元265年一公元289年),距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起初,该寺被称作遵善寺。公元582年,隋文帝杨坚在遵善寺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由于该寺院在都城大兴城的靖善坊中,因而被改称为“大兴善寺”。
再说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流行于陕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是中国戏曲四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体制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行当又分多种,统称为“十三头网子”。而流传于户县钟馗故里的傩舞跳钟馗,则是中国戏曲舞蹈的活化石。
有关西安的昨天,不是三言两语便能道尽的。它沉淀了太多往日的繁华,需要人慢慢去发现。而西安的今天,同样会令你感到目不暇接。
众所周知,开元时期的长安,是当时的国际化大都市。尽管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西安在中国的地位已经不比当年,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衰落。时代发展到了今天,西安也有了自己新的荣耀:它不仅是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也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以及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
从科教方面来看,西安是中国重点高等院校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其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作为中国科技实力最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特大型中心城市之一,西安也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内陆新特区。像这样的一座文化古城,却处处流动着新鲜的血液。它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