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感人肺腑,火爆全网。想必很多老铁心中都有个大大的问号?可可托海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才会有如此感人的故事。哈萨克牧羊人和养蜂女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将大家的视线拉到了不为外界熟知的可可托海。
查了很多资料,今天就把神秘的可可托海的身世给各位老铁科普下,看完后,想必各位老铁会对可可托海加深了一份崇高的敬畏之心。
正式开始前呢,来来来,大家可以再欣赏下这首歌。
一、神秘而美丽的可可托海
可可托海,是位于我国新疆北部富蕴县境内的一个小镇,它北靠阿尔泰山脉,临近蒙古国,西南接壤准格尔盆地,位于阿尔泰山怀抱中,海拔1300米。在哈萨克语中意为「绿色的丛林」,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蓝色的河湾」。尽管它并不是海,但却如同蓝色的海洋一样壮美。美丽寂静的额尔齐斯河从其附近流过,造就了气势恢宏的额尔齐斯大峡谷。有人赞誉它是戈壁深处的「地质书」,也有人称它是「地质圣城」、「宝石之乡」和「北国江南」。
从地图上看,这里地处戈壁,周围群山环绕,并没有海和大面积的水域出现,那为什么还叫做海呢?可可托海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蓝色的河湾”,这里是发源于阿尔泰山西南坡的额尔齐斯河的源头之一,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或者自北向南流,但这条额尔齐斯河却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这条河也被誉为阿尔泰人民的母亲河。
从google地球上我们可以看到,可可托海镇依河流山谷而建,蜿蜒曲折。阿尔泰山在蒙古语中是金山的意思,但恰恰是这个金山怀抱中的可可托海有着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更隐藏着一个与共和国命运息息相关的秘密。在讲述这个秘密前,我们先从哈萨克牧羊人和养蜂女的爱情故事讲起。
二、牧羊人和养蜂女的爱情故事
在可可托海的高山草场中,有一个赶着羊群以草场为家,追逐草场丰美的男子;有一天,一个赶着骆驼驼着蜂箱,追随着花开花落的脚步,与花海为邻的女子来到了这里。两个同样漂泊的人,就在草原野花盛开的季节相遇了,善良的牧羊人觉得女人不容易,于是经常送一些羊奶过来;而养蜂女也会把香甜的蜂蜜放到牧羊人的毡房门口。
在这个花开草长的季节,两颗漂泊的心渐渐互生了爱意。可是时间从来就不会为谁而停留,花落了,草黄了。养蜂女跟着远方的花香,默默地离去,她不知道的是,她这一离去,把牧羊人的心也带走了,牧羊人守着枯黄的草场,静静地守候着她的归期。可他等来的是养蜂女嫁人的消息,他不知道养蜂女为什么要嫁给别人,他明明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意,也说过他不在乎她有两个孩子,他愿意像亲生父亲一样照顾他们。
当她听说牧场的草都黄了而牧羊人还没离开说要等她回去时,她哭了,她托人带来了消息,告诉牧羊人说她嫁人了。
就是这个有着凄美的故事做灵魂的歌曲,让可可托海一朝成名。
三、可可托海三号矿脉
上面说过,在可可托海这里隐藏着一个与共和国命运息息相关的秘密,这就是一个神秘的大坑,这个“大坑”曾默默无闻拯救了新中国,在我国每一个重要的科技发展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就是这个“大坑”,它还获得过国家颁发的功勋章。这里曾在新中国诞生时被列为最高国家机密,一度仅有一个神秘的代号“111”,可可托海,几乎与外界隔绝,甚至在地图上找不到它。
但就是这个偏僻的小镇,几十年前却聚集了近四万人,说俄语的专家、教授、搞科研的、讲学的,掮客官商伴随其中,学者奸细混迹其里,只因为这里发现了一个超级大矿脉。
这个矿脉可不是一个普通的矿脉,它是世界上储量最大的露天稀有金属矿之一,蕴藏着种类众多的稀有金属,埋藏浅,储量大,分带完美,国内独有,世所罕见。与世界最著名的加拿大贝尔尼克湖矿齐名,是全球地质界公认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可可托海三号矿是伟晶岩脉矿坑,是世界上最大的矿坑,深200米,长250米,宽240米,边壁上的盘山道呈螺旋状,积水漫到矿坑腰部。盛产着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有用矿物中的86种矿,其中铍资源量居全国首位,铯、锂、钽资源量分别居全国第五、六、九位(公众号:老铁讲故事)。化学周期表上缺失的其中稀有元素,却不可思议地齐聚在可可托海三号矿脉。
最让人大饱眼福的是这里出产的矿物珍品,人们采到过16公斤重的海蓝宝石、17公斤重的黄玉、60公斤重的钽铌单晶矿、500公斤重的水晶块、12吨重的石榴石、30吨重的绿柱石晶体等。最引人注目的是60公斤重的钽铌单晶矿,它通体黝黑,钽铌含量超过70%,而钽铌被称为“宇宙天空时代的稀有金属”(俗称黑宝石)。
一位中国工程师韩风鸣在这里发现了一块仅仅指甲盖大小的“奇石”,这块额尔齐斯石通体透明,像水晶一样玲珑剔透,更神奇的是,在元素周期表中,居然找不到它所蕴含的元素,全世界顶级地质学者、矿物专家谁都看不懂,愣是无法定名。1984年,它终于被权威的国际矿物学会确认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矿物,按惯例要用发现者的名字命名,但被韩凤鸣拒绝了。最终,这颗仅仅5克重、天下无双的的宝贝,被赋名为“额尔齐斯石”,捐给了可可托海地质博物馆,成了镇馆之宝。。
四、与共和国命运息息相关
上世纪60年代,我国与前苏联交恶,新中国创汇的途径很少,这里就展开了创汇保出口大战,利用这里开采的稀有矿石,为国家偿还了前苏联47%的债务。当年,这里云集了中国和前苏联的高级科学家,中苏交恶后,苏联专家撤走,点名要用这个矿坑的矿产还债。正是靠着这些稀有矿石,苏联人支撑起来冷战时期最具威慑力的核武库,更发展起来了领先美国的太空航天技术。
这个“坑”将门捷耶夫化学元素周期表上原本没有的7种稀有元素填补了上去。
这个“坑”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发明提供了最重要的稀有金属。
这个“坑”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所使用的精确到十亿分之一秒的铯原子钟提供了铯镏石。
这个“坑”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上提供了钽,铌等稀有金属。
这个“坑”为神舟系列航天工程提供了相当一部分的稀有金属材料。
这个“坑”发现过目前为止地球唯一的一块奇石:额尔齐斯石,现在还属于地球的未知元素。
在这一项项卓越的功勋背后,正是自然灾害时期,靠着两个馍馍,一碗糊糊的可可托海人,在这极寒之地,热火朝天,艰苦奋斗出来的功绩。这里埋葬着一代建设者的忠贞,埋葬着700多位建设者的忠骨,他们慷慨,奉献,忠诚,担当。
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可可托海矿脉,从一座高出地面200多米的山峰,变为一个直径250米,深入地下140多米,有着13层螺旋状运输车道的雄伟坑穴,默默地展示着为共和国做出的巨大贡献。
当年在成功爆炸核弹之后,国防科工委向矿区专发了一份贺电和感谢信,已被永久收藏。正是因为上述的汗马功劳,这个大坑,被专家称之为:共和国的功勋矿。
1999年11月,可可托海矿坑终于停采了。这个创造过无比辉煌的中国地质“圣坑”进入了“冬眠”。但是在2006年夏季,闭坑7年的三号矿坑重新苏醒。我们听说,这一次新探明的矿层储量更让人振奋,仅氧化铍就有300多万吨。
这个坑直到2015年才作为景点正式对外开放,但到现在为止知道这里的人也很少,目前,地质三号坑,正在申办为国家级世界罕见地质博物遗产。
离这里十公里开外,又有一个奇迹被创造出来。
为有效地缓解可可托海矿区的电力短缺问题,在库依尔特斯河与喀什依尔特斯河两河交汇处,富蕴大地震断裂带上的伊雷木湖,兴建了大型的水电站,当地人称:海子口。整个湖外形呈八字形,湖水清澈湛蓝,犹如镶嵌在群山中的一颗璀璨的蓝宝石。
如果你从空中俯视下去,你却看不到明显水电站设施,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这座水电站,竟然被建在了地表下136米的深处。
当年中速交恶,苏联撤走专家,随后中苏关系恶化,陈兵百万于国境线上。这就意味着本是大后方的可可托海,一下子变为了大前线。考虑到矿区建设、国防建设和保密等多种因素,建设者们将水电站深深地埋藏在地下。这也是当时我们唯一的最大最深的地下水电站,至今鲜为人知,没有几人能目睹它的阵容。
我们从地图上看,从拦水坝至六公里处,这段额尔齐斯河被截流,从背面山体高不到4米,宽不到5米的四个导流洞,将水引入地下。从引水处到洞压井,全长2341米,落差达76米。而当年的建设者,就是靠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在这苦寒之地,硬生生地将花岗岩的山体掏空,建成了厂房,建成了水电站。
从1955年勘探,到1975年4台机组全部投产运行,2000多位建设者在这里奉献了整整20年的青春,50多条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可可托海水电站。目前,这个地下水电站,已经安全平稳运行了半个世纪,创造了共和国水电史上的奇迹。
如今,当人们驾车穿越阿勒泰山脉和清澈的额尔齐斯河时,见到的是绝美的风景,和一拨一拨的游客,随着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火爆全网,可可托海旅游热和额尓齐斯大峡谷旅游热一定会火爆起来。
当人们来这里游玩时,一定不要忘记去可可托海三号矿坑看看!毕竟这里为共和国立下过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