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为霜”意象:将整首诗歌笼罩在感伤的意境之中。白露,是典型的秋季节令,反映了自然界的气温变化,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据元人吴澄所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节气。进入白露节气,初秋残留的暑气逐渐消散,阴寒之气上升,天气渐渐转凉;白天有阳光尚还热,但夜晚已略有凉意。
唐代诗人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一诗中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阳气在夏至达到顶点后,物极必反,阴气也渐渐兴起。岁时节气到了白露,天气开始转凉。
唐人白居易《凉夜有怀》诗云:“清风吹枕席,白露湿衣裳。好是相亲夜,漏迟天气凉。”写出了白露节气的两个特点:凉爽的秋天已到来,夜间草木出现露水。昼夜温差加大,凌晨草木之上水珠凝结。
二十四节气到秦汉方最终确立,但白露在先秦时期就已入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古往今来绚丽的诗行,由此铺陈开来。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这时的“白露”充满诗意,宛如荆钗布裙、淡雅从容的姑娘。可是,白露时节,若是只有静穆岂不是太单调了?颈联,杜甫的“凭案观鱼戏”可比百年之后,东坡的“倚杖听江声”要显得潇洒多了。诗人下马驻足,赏玩鱼嬉,从下句看来应属实景描写,未用曲笔,却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庄子·秋水》中那段“子非鱼,安知鱼”的经典桥段。可用在此处,此情此景,是诗人的赏心悦目,又何尝不是诗人的忆昔怜己呢?
白露的寓意是什么
白露就是指天气转凉温度降低后,水汽在地面或者是近地物体上凝结而形成的水珠,例如草木早晨会披上露水。 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白露有什么含义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白露节气的含义是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指令。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白露节气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是秋季由热转凉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