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赎回超7成,每跌一波“吓跑”一半!谁逃过了去年银行理财“赎回风暴”?

热点资讯2023-02-03 15:10:55智慧百科

最高赎回超7成,每跌一波“吓跑”一半!谁逃过了去年银行理财“赎回风暴”?

2022年最后两个月,一场“赎回风暴”席卷理财市场。其时业内有不少机构承认遭遇了大额赎回,但业外却不知究竟赎回了多少。

随着近期银行理财四季报的发布,相关情况终于浮出水面。

相关季报显示,多数已公布季报的银行理财产品遭遇了程度不同的赎回。个别产品甚至遭遇了73%的赎回。

但回头看,大多数理财产品的净值回撤幅度在1分钱~4分钱之间,且不少产品已经完全收复净值“失地”。

但逝去的规模和割肉的投资者们,已经都不会回来了。

多只产品规模明显缩水

据资事堂不完全梳理,近日,包括兴业理财、华夏理财、光大理财、民生理财、宁银理财、徽银理财、中邮理财、苏州银行在内,至少有8家银行理财管理机构公布了理财产品四季报。

随机“抽查”的部分产品显示,绝大多数“期限在1个月(包括)以内、风险等级为PR3(中风险)以下”的定开固收产品,遭遇规模严重缩水。

统计显示,这些短期理财产品的规模缩水幅度少则一成,多则超7成,规模被“拦腰砍”者比比皆是。

百亿级自营产品痛失“半壁”

苏州银行金石榴惠盈周周利1 号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下称“金石榴惠盈周周利1 号”),由苏州银行自营,可自动滚续,风险等级为中低风险。

相关产品公告显示,该产品自成立以来,一直维持正收益。直到2022年11月29日,该产品的收益曲线直接开启了持续两周的“回撤”模式(下图)。


事后看,这次回撤的累计幅度不是特别大,但当时的持续回调,确实“震惊”部分投资人。

四季报,该产品年末的存续份额也从三季度末的100.03亿份,大幅下跌至49.93亿份。

而至12月末,相关的产品的单位净值已经再次回升到1元以上。

每跌一波吓跑一半

百亿规模的大产品,痛失“半壁”份额,还不是最惨的。

随着净值回撤,规模被一波波“钝刀割肉”,更加惨烈。

以徽银理财“安盈”日开1 号净值型理财产品(以下简称“安盈”日开1 号)为例,相关产品的表现一度强势。

但在2022年最后两个月,随着债市“大调整”,也同步出现了回撤。


四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该产品份额有22.79亿份;到10月末,份额还剩22.78亿份;到11月末,只剩12.38亿份;到12月末,只剩6.13亿份。

从数据上来看,最后两个月的赎回,恰好和债市的两波大调整所吻合。几乎是债市(和茶品净值)每跌一波,该理财产品的规模就缩水一半。几回下来,四季度规模缩水了73.1%。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1月17日至11月21日(即3个连续交易日),该产品还连续触发巨额赎回限制(10%),累计实际净赎回申请高达6.94亿份。

王牌现金产品“亡羊补牢”

在这波债市“调整”中,部分“王牌”活期理财产品都没能例外,它们还随之丰富了风控措施。

比如,光大理财旗下的明星现金管理产品阳光碧1号,产品规模在四季度也缩水了15.78%。

choice数据显示,光大理财旗下阳光碧1号的单位净值在11月6日至11月15日期间发生回撤,单位净值从1.0719回撤至1.0711。

但不要小看这几毫钱的回撤,却直接导致了规模缩水。日后更是让阳光碧系列产品在2022年末新增了“强制赎回费”条款。


该条款显示,在特定情形下,该产品管理人有权对当日单个产品投资者申请赎回(单次或累计)份额超过本产品总份额1%以上的赎回申请(指超过产品总份额1%以上的部分)征收 1%的强制赎回费用,并将上述赎回费用全额计入本产品财产。


部分理财产品已创净值新高

虽然遇到了不同程度的赎回,但事后看,相关赎回对投资者的意义似乎并不大。

从数据上看,一些理财产品的回撤幅度不仅不大,相反净值很快重上新高。

如上述的光大理财阳光碧1号,该产品四季度内最大净值回撤仅为0.07%,不到一厘钱。如今已明显超过当年回撤点。

理论上,投资者就算在“阶段性高点”(11月6日的1.0719)买入,期间的“浮亏”也不大(每1万元浮亏7元),而只要继续持有一段时间,就可很快实现浮盈。

类似的,宁银理财宁欣固定收益类1个月定期开放式理财20号,在11月6日到11月20日期间,期间最大回撤0.99%。但截至四季度末,该产品4季度实际单位净值上涨了0.24%。


银行理财总体看,还是不改稳健收益的面貌。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