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首个碳关税在争议声中落地。这也意味着,中国的企业不得不加速转型的步伐。对中小企业而言,低碳转型同样迫在眉睫。
有研究人士指出,多数中小企业节能降碳意识不足,技术水平不高,往往有着很大的节能减碳空间。因此,应当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和政策激励,鼓励和支持广大中小企业积极融入碳达峰碳中和进程。
此前,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经济部副主任黄德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科技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对减污降碳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全球首个碳关税落地,中国企业减碳“窗口期”倒计时
据外媒报道,欧盟委员会、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于12月13日决定,建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又称碳关税),该机制将于2023年10月起试运行,2026年全面实施。通俗来讲,欧盟可根据产品制造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对进口产品征税,也是首次将气候变化法规纳入全球贸易规则,旨在进一步推动全球减排。
有国内专家认为,欧盟的碳关税政策可能对中国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耗能较大、碳含量较高的产品影响较大。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向红星资本局透露,全球有八百多家的企业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但是这些企业提目标,不仅是提自己企业内的‘碳中和’,还有生态上下游的‘碳中和’。” 柴麒敏说,比如苹果公司,要求全球一千多家的供应商同步在2030年前实现“碳中和”和100%的可再生能源,“这给中国的企业带来减排的压力。”
“特别是近一两年,基本上可以说各行各业,90%以上的企业都逃不开减碳这个话题。”
据了解,以国际奢侈品为例,LV、香奈儿等品牌企业在做减碳时,会要求在中国的供应链,如锁扣或者是提供皮具,某一产业链的供应商们,都要披露相关报告。此外,很多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一种情况,他们的上游企业是上市企业需要定期披露ESG报告,供应链企业作为碳排放里重要的一环,需要按照要求去披露。
而另一种则是直接进行出口贸易的中小企业,在欧盟碳关税启动后,未来美国、韩国等也有计划陆续出台碳关税,如何提前做好‘碳中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中小企业的减碳痛点:时间和成本
时间和成本,是中小企业减碳路上的两大痛点。以往传统计算碳足迹,都是找第三方机构的专业人士来工厂现场待半个月,才能把相关数据收集起来,之后再回去整理,形成相关报告,通常这一套服务需要花费几万元,耗时2个月。这也导致很多中小企业缺少“减碳”的动力。
阿里巴巴平台生长着国内数量最集中的中小企业群体。2021年底其发布的《阿里巴巴碳中和行动报告》提出三大目标: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不晚于2030年实现上下游价值链碳排放强度减半,率先实现云计算的碳中和,成为绿色云;用15年时间,以平台之力带动生态减碳15亿吨。
为北京冬奥会提供数据服务,实现奥运史上首次由云计算替代传统IT,热能耗降低70%以上。此外,将数字技术更大规模投入绿色园区建设,推动更多园区节能减碳等等。而这些阿里所做的尝试和应用,也将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探索方向。
阿里云能耗云总经理周文闻表示,中小企业减碳,首先算清楚碳排放从何而来,才能进行减碳整改。去年,阿里云推出碳排放优化核算平台“能耗宝”,助力中小企业减碳,目前已覆盖制造业、零售、农业等2125家企业。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把线下部分搬到线上,为企业节省在减碳方面的成本。
节能降碳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管理节能,比如帮企业控制电梯、控制灯光、控制空调等,第二类是设备节能,比如说装电表或者安装节能的设备,第三类是工艺节能,针对一些比较垂直企业、特殊工艺环节会涉及到。
其中前两种对于各类企业基本通用。而能耗宝要重点发力的方向,则是通过“数字化节能”和“原材料替换”的手段,帮助企业解决管理节能和设备节能的问题。数字化在管理节能方面起到了很大效用。“我们通过一些数据或者AI算法,去控制空调或者电梯。比如会去识别现在需要人员数量是多少,当识别到人少的时间段,我们会做停用或者暂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做节能。”
以此前接触的一个工厂为例,由于管理粗放导致能耗很高,“上班是6点,员工就把所有空调、灯全打开了,AI算法识别6点的人流量并不多,就建议他们按时间段来控制开放比例,这样空调和灯灯用电节能下降了40%。
节能降碳的另一种方式是企业用“更绿色的电”。杭州亚运会的毛绒玩具的生产厂家,碳排放的大项是煤电火电为主。工作人员提出的改进点则是在工厂屋顶装太阳能,最后直接把碳排放的比例降下来。
循环材料的使用是节能的又一种办法。一个厂家在包装上面的碳排放比较高,周文闻的团队就跟工厂一起设计了很多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甚至有些直接舍弃包装,最后统计发现既没有影响销量,还降低了碳排放。“企业除了需要帮他们计算,更需要我们给出改进建议,这才是他们更缺乏的部分。”
周文闻指出,时间和成本,是中小企业减碳路上的两大痛点。现在改成线上化之后,变为企业自己填报,由专家在平台上做指导。在建模过程中,能耗宝也极大程度地进行了归类,“我们积累了很多模型库,比如都是做电池厂的,在前一家建模阶段的工艺流程,可以在下一家直接使用。大大减少认证时间。”
据了解,现在企业计算碳足迹的成本能降到2000-5000元之间,是此前的十分之一。同时出报告的时间也由之前的2个月,压缩到如今7—14天左右。
目前团队也在尝试为专精特新解决特定的减碳问题。他指出,专精特新企业在各行各业都处于较为垂直的领域,做同样产品的企业可能全国都不超10家,“一般的机构可能不会为了这10家去帮你研究节能技术,但我们就在尝试和专精特新共同努力,同时也在帮他们撮合一些资源去解决碳排放的问题。”
政府:要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经济部副主任黄德生表示,现在中小企业在减碳方面确实面临着一些挑战,同时也面临不少机遇。
如在资金方面,相比大型央企国企,中小企业在减碳方面可获得相关的贷款、投融资等相对困难。在政策方面,很多中小企业往往注重短期的经济利润,对减污降碳相关政策措施的认识和了解仍不是很充分,中小企业绿色转型还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政策宣传、引导和支持。在技术方面,节能降碳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中小企业无论是研发资金投入还是专业技术人才都面临着较大的困难。所以,无论是从资金、政策、技术,还是碳资产管理等各个方面,中小企业减碳还需要政府给予更多关注,在政策上给予更多宣传、引导和支持,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动力和能力,有效防范应对转型升级的风险。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周平军表示,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要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和实施绿色化改造,不断强化中小企业绿色发展政策支持与服务。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首席执行官肖恩·基德尼肖恩·基德尼建议,银行、大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可通过发放绿色贷款、债券等,让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获得优惠贷款,让收益在供应链流动起来,以便激励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参与其中。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