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中国放开是全球的“大威胁”,然后悄悄改掉了标题

热点资讯2023-02-03 07:38:52智慧百科

他们说中国放开是全球的“大威胁”,然后悄悄改掉了标题

作者:耿直哥

近日,美国媒体彭博社在一篇关于中国经济的报道中,竟然打出了这样一个不仅十分耸动,而且还带有宣扬“中国威胁论”色彩的标题:“中国经济重新放开是全球经济通胀的下一个大威胁”。

这篇报道是彭博社于1月31日发布的。其报道的本身,其实是相对客观的经济报道,大意是中国经济的重新放开对全球经济增长来说是个好消息,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陷入衰退的时期,但这也可能会给美国等一些国家在处理通胀问题时带来一些挑战。然后报道又详细介绍了中国开放将带来的经济增长前景,以及这同时给通胀带来的一些压力。

然而,彭博社负责起标题的编辑,最初却给了这篇报道一个很莫名其妙的标题,叫“中国经济重新放开是全球经济通胀的下一个大威胁”。



报道标题

之所以说这个标题莫名其妙,不仅因为这个标题带有对中国明显的恶意,煽动着“中国威胁论”,而且这个标题其实与报道正文的内容完全不符——甚至于报道正文中都没有出现过一处“威胁”这个词语。

不仅如此,耿直哥查询以往的公开报道后发现,其实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刚走出疫情、经济开始恢复活力时,也因此出现了通胀的压力。可当时,不论是彭博社还是其他西方媒体,都没有在标题中把这些西方国家重启经济的做法描述成是“威胁”。

目前,彭博社已经改掉了这个说中国是个“大威胁”的标题,并重新起了一个新的标题,叫“世界下一个通胀的大意外正在中国迫近”。但这个标题恐怕仍会令不少中国网民感到不适,给他们一种这还是在将通胀怪给中国的感觉。



文章截图

总之,自新冠疫情以来,西方社会本就在一些政客和媒体排外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煽动下,对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华裔充满了敌意,甚至错误地认为新冠病毒是中国“泄露”的“生化武器”,对华裔群体乃至亚裔群体的袭击,也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

而一个将中国走出疫情,重新放开的举措说成是“大威胁”的标题,只会进一步加剧对中国人、华裔乃至亚裔的歧视、仇恨和敌意情绪。

相关新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

2月1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了解到,今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更新内容发布。报告显示,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去年10月的2.7%上调至2.9%,并大幅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由4.4%调高至5.2%。报告认为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等因素将改善中国和全球经济增长前景。


1月19日,消费者在中免集团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选购电子产品。(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报告指出,2022年的全球增长率估计约为3.4%,2023年预计将降至2.9%,2024年升至3.1%。2023年的预测值比2022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高0.2个百分点,但低于3.8%的历史平均水平(2000年-2019年)。

在美国,增长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2.0%下降到2023年的1.4%和2024年的1.0%。由于美联储将按照更陡峭路径加息,并于2023年达到约5.1%的利率峰值,因此其2024年的增长率被下调了0.2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全球通胀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8.8%降至2023年的6.6%和2024年的4.3%,但仍高于疫情之前(2017年-2019年)约3.5%的水平。通胀预测值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需求疲软导致的国际燃料和非燃料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同时,这也反映了货币政策收紧对基础通胀的降温效应。

预计全球基础通胀将从2022年第四季度的6.9%下降到2023年第四季度的4.5%。尽管如此,降低通胀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到2024年,82%经济体的年均总体通胀预计仍将高于疫情前水平,而86%经济体的年均核心通胀率仍将高于疫情前水平。

IMF建议,各方需要开展全球协调,解决全球疫苗和药物分配中的瓶颈问题。公共部门应提供支持,开发新的疫苗技术,并设计应对未来流行病的系统性反应措施。随着全球经济受到一连串冲击,各方宜充分利用全球金融安全网,包括积极利用IMF的预防性融资安排,并将国际社会的援助资金转借给面临冲击的低收入国家。

此外,为了实现各国政府的气候变化目标,有必要尽快实施可信的减缓气候变化政策。在碳定价或与之等效的政策方面开展国际协调,将有助于加快脱碳进程。各方还需开展全球合作,通过向脆弱国家提供援助等形式,提高抵御气候冲击的能力。

本文标签: 美国  华裔  说中国  彭博社  威胁论  西方国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