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抓龙头、促复产、推转型

三农助农2022-06-14 11:30:28佚名

湖南:抓龙头、促复产、推转型

  湖南省湘潭市是传统养猪大市,是全国重要的生猪生产和供应基地。非洲猪瘟疫情暴发以后,湘潭市中小散户大量退出,生猪养殖业受到严重冲击。去年以来,该市针对大型养殖企业少、产能减少多的实际情况,高位规划,抓龙头,促转型。至今年9月底,全市生猪存栏151.67万头,出栏165.09万头,分辞尽成省定任务数的104.6%和75.04%,规模场能繁母猪增添26.58%,以重产增养、扩规提效为支撑,发明了生猪科学重养、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湘潭模式”。

  今日工作参考栏目为您带来,湖南省湘潭市化挑战为机遇,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恢重信心是前提:从养殖场怕养难防到敢养能防

  非瘟疫情发生后,由于缺乏防控疫情的信心,不少养殖场户在疫情面前望而却步、踌躇不前,迟迟不敢重养增养。

  湘潭市始终将生猪稳产保供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抓严抓实,为恢重养殖场户信心、推进重养进度,采取了多项卓有成效的措施。

  湘潭市市县两级出台搀扶政策,共拿出专项资金1亿元以上,其中重产鼓动资金3000万元以上,重点对引进种猪、重养示范、生物安全、增养扩规及新建猪场进行鼓动;湘潭县设立了2020年生猪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380万元。

  湘潭市先后举办非瘟防控和生猪重产培训班10多期,对全市1000余个规模养殖场户进行全笼罩轮训,组建非瘟防控能手服务团,指导养殖业主尽善生物防控措施。先后选择15个不同规模的养殖场开展重养试点,总结经验、示范推广。

  目前,全市规模养殖场户重养率达81.63%,已尽成新建和改扩建规模养殖场11个,新增产能80万头;湘乡市至9月底生猪存栏62.08万头,尽成任务的110.86%。

  转变方式是关键:从小散户半壁江山到规模户担当主力

  疫情是挑战也是机遇,湘潭市提出了生猪产业要从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从传统养殖方式向现代健康养殖方式转变、从单纯养殖向全产业链发展转变的发展思路。

  湘潭市勉励现有规模养殖场和社会资本投资生猪规模养殖,全市970家规模养殖场停产率最高曾达60%以上,目前重养率已达80%以上;新建规模养殖场22个,生猪规模养殖比例由原来的52%提高到70%以上。

  湘潭市大力推进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支持汇弘实业1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线尽快投产见效,勉励伟鸿、三旺等加工企业抓好产品种类开辟和精湛加工,引进正邦、东方希翼集团在该市打造生猪全产业链,全面促进生猪产业前延后伸、上承市场、下接要素。

  今年湘潭市生猪产蒲狯口创汇有望打破1000万美元。

  龙头带动是动力:从养殖户单兵突进到大龙头纵队推进

  为解决产业链企业多而不大、龙头不强的局面,湘潭市着力盛大龙头企业,提升带动能力。

  湘潭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对接国内外行业知名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引进正邦、正大、海大、东方希翼、新五丰、双胞胎等产业头部企业到湘潭投资兴业,支持和勉励乡贤人士、能人志士投资生猪产业。目前,全市共引进生猪产业在建重点项目32个,总投资57.8亿元,所有建成投产后预计新增产能200万头以上。

  市财政调度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整合国家、省级支持生猪产业发展资金2000余万元支持生猪重产重点项目建设,着力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用地、审批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艰难问题,市级建立项目建设周调度、月通报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湘潭市出台推进生猪重产的政策建议,建立专班跟进机制,重点企业明确专人对接、重点项目明确专班推进,建立项目建设“一立式”审批机制,缩短审批流程,落实生猪产业项目用地、用电及占用林地等优惠政策,让企业只需专心于项目建设,属地部门统筹协调审批手续及周边关系。

  目前,该市由龙头企业直接生产和带动发展的生猪产能已达100万头以上,到明年底将达到220万头以上,龙头带动率有望从2019年的不到30%提高到80%以上。

本文标签: 湖南  龙头  复产  转型  湘潭  打造  生猪  产业  强市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