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周期怪圈下的行业迷局 猪周期低谷

三农助农2022-06-17 09:12:26佚名

猪周期怪圈下的行业迷局 猪周期低谷

  作为中国最出名的富二代,万达王健林的儿子王思聪因为被限制高消费,最近时常上热搜,更一度被法院通报查封名下的房产、车辆、银行存款等财产。

  大多数中国富二代与祖辈不同,都选择了电竞或者娱乐产业作为自己超越父辈的起点,与王思聪类如,雏鹰农牧的少东家侯阁亭也投资了OMG战队。

  作为侯阁亭的父亲侯建芳从200元养鸡起家,后来在2004年又开始涉足养猪业,巅峰期人称中国养猪大王,后来率领雏鹰农牧中小板上市,当年侯建芳卖出了66万头猪,侯建芳的身家也暴涨到了70亿。

  不过在这之后,约摸是觉得养猪的钱赚得太辛苦了。于是侯建芳开始搞了金融,他投入巨资买下了新郑商业银行的所有股份,同时还投资了3家金融公司。

  老一辈的富豪喜爱玩足球、玩篮球,年轻的富二代则喜爱玩电竞。不过这背后的道路都是一样,就是烧钱。尽管其父侯建芳接受媒体采访曾称,“我投我孩子的,最后是赚钱的,就他那儿的投资收益率高。投了一个多亿,是基金投的,我们上市公司总共投了255万,赚了4000多万。”

  于是,A股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年迈的老父亲以养猪为生,含辛茹苦的把儿子撕扯大。可儿子痴迷网络游戏不可自拔,在多年的家庭冲突下,父亲最终选择妥协,并支持儿子参加了网络游戏战队。

  儿子率领战队陷入世界赛,也终于圆了自己的电竞梦,而父亲也因为当初的选择倍感欣慰,他拖着称重的步伐,归到了自己知道的家,发明家里的猪都饿死了。这个故事啼雏鹰农牧。

  2019年雏鹰农牧成为养猪退市首席股,300亿市值灰飞烟灭。年初,雏鹰牧业发布2018年度业绩,亏损30亿元的缘故在于饲料供应不及时,公司生猪死亡率高于预期,总之就是猪被饿死了。

  据媒体报道,作为2014年农业部断定的河南省"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项目之一,雏鹰农牧所在地,新郑市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央项目设计年处理能力10万头,日处理动物尸体10吨,一年也就处理10万头死猪,雏鹰农牧一个季度就没了接近20万头。

  在扇贝都能自己跑的年代,猪被饿死也就不奇怪了。雏鹰农牧的死因是经营不善,也是匀瑛不好,没等到猪周期的到来,却把自己玩没了。

  有人死于周期之前,有人因此一飞冲天。

  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都有一个北大梦想,但有一个北大毕业生却羞于提起北大,他在分享会上的首席句话却是:我赠母校抹了黑、丢了脸。

  1985年,当19岁的陆蔡澌拿到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通知书时,无疑是一个命运的转折。也正因为如此,陆蔡澌对自己的未来显得很有信心。

  但事与愿违,1989年毕业后他被直接分配到长安县柴油机配件厂。当一名学者的希翼从慈缙灭了。在单位平淡如水的三年工作后,1992年下海潮四起,陆蔡澌当上了一名弄潮儿。

  陆蔡澌成为当地一家化工厂的尽职人,但生产的产品根本卖不出去,他就组建了一支装修队, 把同村的农民组织起来,用厂里的产品搞装修。

  但收入却仅够养家活口,无奈之下,陆蔡澌找领导请求归机关,但却毫无下文。曾经的北大中文系毕业生成了一个事实上的无业游民。

  1999年,陆蔡澌见商店附近没人卖肉,于是立即举动,请来一个师傅卖肉。

  但没多久,陆蔡澌就发明请来的师傅不行,于是就自己上阵,做起了主刀。

  由于他维持不进劣等肉,宁愿多付出一两毛的代价也要进好肉,很快他的肉铺有了名气, 附近的人都来找他这个戴眼镜的买肉。到2002年,陆蔡澌的“眼镜肉店”终于开始赚钱了,一年就赚了4万元。

  一个受过北大高等教诲的毕业生,却从事了并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的活,这引来了媒体广泛关注报道。

  媒体的曝光,让同是卖猪肉的师兄陈生找到了陆蔡澌。同样从北大毕业后,陈生一开始是想卖酒,没想到碰到了醋饮料的契机,所以他果断放弃卖酒,去卖醋饮料。

  真正让陈生名扬江湖的,是杀猪卖肉。

  在舆论风口里,陈生与北大师兄陆蔡澌一起卖肉而瞬间爆红,被媒体称为“北大猪肉王子”、“北大猪肉佬”、“广州猪肉大王”。

  到了2015年,两人联手打造的猪肉品牌销量已超10亿,成为赫赫出名的土猪肉“首席”。

  目前,陈生在广州经营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乾坤壹号饮料股份有限公司,前者以“壹号土猪”闻名,后者主要经营醋饮料。

  后者今年一度要收购国民饮料品牌汇源果汁,随着收购失败,汇源果汁实控人朱新礼因此背上老赖名声。

  与陆蔡澌还羞于提及自己北大身份不同,牧原股份的秦英林坦然的多,他不像自己的同行雏鹰农牧董事长侯建芳高举多元化大旗,作为泥腿子出身的秦英林向来扎根于猪圈中。

  1991年春节刚过,秦英林毅然放弃安逸舒适的城市生存,辞掉“铁饭碗”,归到故乡农村,白手起家养猪致富。

  秦英林归忆说,1991年刚辞职归老家养猪时,起步的资金惟独262元。

  为了工作方便,他吃住在养猪场,和工人们一起喂猪、挑粪。为了确切掌握母猪的发情期,他和助手几昼夜蹲守在猪圈察看,不失时机地实施寒配手术,确保受精率100%,每窝产仔率达到10仔以上;有时为赠猪做直肠截除手术,他就用手指把猪粪一点一点往外抠。

  赵本山的母猪产后护理也不过如此,两年之后,秦英林的养猪规模已经扩大到2000头。到1997年,其规模打破了10000头,秦英林成了当地的养猪大户。

  2000年,秦英林注册了河南省牧原食品股份公司,开始扩张他的养猪事业。此后五年里,秦英林在河南建了八个养猪场,年出栏量达到20万头。

  2014年,牧原股份在深交所上市,秦英林夫妇身价顿时涨到90亿元,成为胡润中国富豪榜上的河南首富。

  在一次节目中,陈生提到,养猪行业约摸4年是一个周期,2007年是个最高点、2011年是最高点、2015年最高点,然后4年,刚好2019年是个最高点。

  归想他们的成功,不仅依赖于他们打破思维的禁锢,更在于走在潮起的猪周期上起飞了。

  详细研究猪周期,2004年、2008年、2011年、2016年,分辞是4个猪周期的最强上升段。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2004年猪周期最强阶段时,秦英林和牧原股份开始扩张时期, 猪周期下行之时,2018年牧原股份一季度利润顿时降幅高达80%。

  通常情况下, “猪周期”是指生猪生产、价格因供需不平衡等因素而引起的周期性现象。“猪周期”的根源在于生猪市场中供应与需求双方相互作用的孤特性质,表现为生猪价格和生产的周期性运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猪生产经历了贾匚较大波动,生猪生产分辞在 1983 年、1987 年、1990年、1996 年、2000年、2007年陷入低谷,猪肉产量的增长率显然下降,产量的下降也伴随追薯肉价格的上涨。

  今年11月,合肥一家开了30年的三河肥子肥肠馆以“猪肉价格上涨”为由,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停业通知。

  据知道,作为招牌踩绶的肥肠锅仔,之前的定价是68~78元一份,然而如今猪肉紧缺肥肠难求,要是潞傍营业的话,肥肠锅仔的价格约摸要上调至300~400元一份才干保本,这么一来,店内人均消费一下子翻了5、6倍。

  同时肥肠店对于肥肠的攘Ⅸ需求量是300~400斤,进货渠道为全市各大屠宰场,在“猪肉危机”前,肥肠进货价为11元/斤,现在是60元/斤,不只是价格高,还有供应量断崖式缩水,早先屠宰场一天能宰100多头猪,如今每天10头猪都宰不到,所以基本是有钱都买不到。

  一家三代人经营过的饭馆,没想到在店主手里停业了。

  向来以来,“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幻怪圈无法避免,中国的生猪生产没有与工业化、城市化同步。

  一方面中国用地、劳力、资金急剧向工业和城市流动,生猪发展速度减缓;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快速增添,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猪肉需求急剧上升。尤其是受比较效益低、疫病难控制及市场风险大等影响,生猪生产产量起伏不定。

  在生猪价格历次波动中,散养户缺乏正确的市场信息和预料能力,只能随生猪价格的涨跌,或盲目扩张生产,或恐慌性退出生产。

  2019年是猪年,在许多人眼中,养猪是最赚钱的生意,事实上并不如此,一些媒体口中的河南养猪首富超越了王健林雷军,而像雏鹰农牧这样的养猪首席股却因此沉沦,不仅士凑通人或者首富都感受追薯价变幻,人生浮沉也随冥冥猪意而变幻。

本文标签: 猪周期  养猪业  猪价  市场分析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