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近期猪价回暖,让养猪人迎来了坚持的愉悦。据经济观测报,湖南株洲某典型养殖散户,卖一头猪能盈利500元左右。
但经历了近年来“猪周期”的洗礼,市场渐渐变得理性,很多养猪人不再把目光停留于眼前的卖猪利润,而是更关心成本。农业农村部专家也提议,要理性认识“猪周期”,同时也要注意加强管理,降低成本。
“以更低的成本来取得“决策性”,来决策你是否能猪业长青。”近日,扬翔股份副总裁高远飞向大家分享《去他的“不确定性”,我们要的是决策性——职业养猪人的定心丸》,与诸位养猪人分享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拥抱“决策性”。
去他的“不确定性”,我们要的是决策性——职业养猪人的定心丸
近来“不确定性”这个词儿比较流行,大家引用的比较多,尤其是谈到猪价的时候,顺理成章地“不确定性”,谈到能不能防住FW的时候,也往往反应出一个词“不确定性”。有一些人是拿“不确定性”当挡箭牌,意思是因为有不确定性的存在,所以他说的不准也不用怪他。
我也认为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不否定、不回避它。猪价是很难(几乎不可能)预测准的,个别人自己预测准对行业意义不大,并且可能是小概率运气事件。大多数人预测准的时候,结果就会出现反转,则这大多数人反而会因“预测不准”遭殃。
既然预测不准,就不要执着地搞准了,掌握一个大方向,大趋势就差不多了。因为我们有方法来应对这个不确定性,那就是——用养猪低成本确实定性来应对行情的不确定性!
每个猪场都有一个确定的成本,不管是否精确地做核算它都存在,较低的造肉成本就能在不确定的行情变化下依然保持盈利或者在别人大亏的时候只是小亏、微亏,这就是确保了你在养猪业的江湖地位。
造肉成本由价格、技术和模式三大部分决策(这与财务核算的思路是有区别的):1、投入品的性价比,包含采购价、使用价(采购回来之后还有维保等花费)和有效产出率(一分钱一分货所表达的那类意思)。2、养猪技术(尤其是生物安全、疫病防控和环境控制的技术水平、档次)。3、生产模式(自然乱序生产还是批次化或者其他模式,不同的模式都需要养猪技术和投入品,但不同模式对猪场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是有不同的,从而影响生产成本)。
养猪人是需要在这3方面下一些力气的。
但有的人又会把低成本和卖好价扯到一起,他会说把猪养得太好,猪长得太快,刚好碰上了出栏低猪价怎么办?我们谈成本就谈成本的事,别去扯猪价,总之,成本做得越低,你的赢利空间就越大,在不确定性的价格面前,你就获得了这个确定性。
此时,我们还有另一个现实问题,就是规模化猪场、集团化猪场越来越多,前两年新建储备的生猪产能据估计是远超中国人当前的猪肉消费需求的,并且还有其他肉类挤占猪肉份额和中国人口总量将会下降的趋势,都需要养猪人提前警醒——要用比同行更大确实定性,也就是更低的成本来取得“决策性”,来决策你是否能猪业长青。
不要只与你的历史成本做纵向比较,不要觉得自己有提升了就够了。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行业竞争必定激烈,那么在一波波的低价洗劫过程中,对比自己过去有提升的养猪场也可能黯然离场,撒手猪寰。
你也不必太紧张,“决策性”是需要你在区域市场跑在前列,这样就决策了你可以长期存在。至于区域是多大的区域,走着看呗,看竞争的激烈程度。
说了半天,原来还是不确定性啊!不过确定的东西我已确定地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