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生猪逾百万头生猪大县的病死猪阻击战

三农助农2022-03-15 05:18:51未知

年产生猪逾百万头生猪大县的病死猪阻击战

  当阳是湖北省出名的生猪养殖大市,年产生猪逾百万头。高温时节,大量病死猪如何处置?流向何方?记者在当阳市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央,见证一场病死猪阻击战。

  3日上午,滴滴滴,中央监控平台大屏幕上传来警报声。

  屏幕显示:坝陵办事处童台村马晓华养殖场,4头生猪病死,每头约30公斤。

  监控平台立即指派坝陵片区收集员蔡明元处理。“先做好隔离消毒,我顿时上门收集。”蔡明元驾驶寒藏车出发。

  30分钟后,来到养殖场,身穿防疫服的蔡明元对病死猪及场地进行严厉消毒,并按照《湖北省病死动物收集操作技术规范》请求,拍摄上传至省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信息平台备案。

  上午11时,蔡明元将这批收集的病死猪送到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央。

  穿上防疫服,穿过一片鲜花隔离带,记者来到病死动物处理车间。

  工人将病死猪运至化制罐,在密封罐内,进行持续4小时高温高压灭菌,再烘干、压榨、脱脂、粉碎。处理中央尽职人吴金海介绍,病死猪在这里变废为宝:部分油脂用于生产航空煤油;其余部分被加工成生物有机肥。

  “‘无害’是我们的底线。”吴金海说,“处理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经专用管道收集进行光解处理,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处理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沼气厌氧灭菌发酵处理后,可达到环保请求。”

  为防止一些黑心养殖户瞒报,将病死猪肉送上餐桌,当阳市搭建了畜禽无害化网络监管平台。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唐昌林介绍,该平台集成了呼啼中央、养殖户档案管理、处理调度、挪移平台监管等功能模块,通过挪移互联网、大数据处理、手机APP等技术手段,建立了“报告—收集—运输—集中储存—无害化处理”运行机制。

  当阳市还在乡村织起了一张防护网,每村设置一名监督员。在坝陵等4个乡镇建立病死畜禽收集网点,配备专业收集人员、专用运输车辆及寒库设施。经过现场查看、拍摄、补齐死亡缘故等资料后,病死猪被及时运处处理中央。“从最远的乡镇收集点开车处处理中央也就30分钟,保证死猪尸体沿途不会化冻。”唐昌林解释。

  养猪大户马晓华坦言,养殖场生猪病死率高达10%,早先就是挖个大坑埋掉,不光气味难闻,还简单传染疾病。现在好了,一个电话,处理中央就派人上门搞定,每头猪还赠10元信息费。

  据悉,自2015年8月投产以来,当阳市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央已累计处理病死猪10.1036万头、家禽4.8766万只,处理当阳屠宰场淋巴肉2.54428万公斤,处理宜昌城区、当阳、远安等地没收的违法寒冻肉制品共4.8万公斤。

本文标签: 养猪大县  病死猪  养猪行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