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承接期 养猪第一大省四川如何洗牌重整

三农助农2022-03-15 05:24:28未知

产能承接期 养猪第一大省四川如何洗牌重整

  “提素质、增效益、稳供赠、保安全、促生态”是“十三五”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的产业目标。近几年来,生猪养殖产业经历了优胜劣汰、转型升级的阵痛,也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逐渐实现着规模经营、产业布局、资源优化和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平衡。产业转型中,产能承接地如何结构优化,产能调出地如何在减量中实现效益不减,请看本报记者从生猪养殖基地发归的报道。

  “养猪首席大省”四川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去年底,温氏股份宣布在2019年将在川形成年出栏600万头的生猪养殖规模;双胞胎集团也不示弱,表示将在川布局5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新希翼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则在去年底举行的第四届四川农业合作发展大会上透露,未来3-5年,新希翼将在全国养殖1000万头猪,其中四川是重要区域;几乎是同一光阴,四川德康农牧科技公司投资30.3亿元合作开辟100万头“内江猪”项目、投资75亿元在宜宾布局500万头生猪养殖及精湛加工项目正式签约……

  所谓“川猪安天下”,作为“养猪首席大省”的四川,向来以来濒临产业聚合度不高的发展难题。2015年,其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比重仅为30.9%,低于全国15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四川不是玉米主产区,工业饲料主要原料依赖省外供赠,每年需调入饲料玉米500万吨,每吨比全国高150元,因此并不是生猪养殖企业布局的首选区域。为何四川如今又屡受养猪巨头青睐?养猪巨头争相入川,将会对川猪产业带来哪些影响?川猪发展格局将发生哪些变幻?

  生猪盈利空间趋于稳定合理

  在经历了2012-2014年持续低迷深度亏损的市场行情后,全国生猪价格陷入上行周期。据四川生猪监测预警系统监测,2016年,四川省养猪业包括育肥猪、仔猪、猪粮(料)比和肉猪价差4项指标更是创下2008年5月监测以来的历史最高,规模场户均匀每头育肥猪盈利520元以上,较2015年每头多盈利300元以上。

  2017年,生猪生产及价格形势到底会怎样?业内普遍较为乐观。新津县七星养殖场是四川省较早的一批年出栏万头的规模养猪场,其尽职人余忠表示:“未来5-10年都将是生猪行业的黄金期。”四川省农业厅信息中央发布的报告预料:“2017年全年生猪生产将潞傍呈现恢重性小幅增添,并且更趋于理性和规模化;全年猪粮比、猪料比均不会低于均衡线之下,但盈利空间将逐渐趋于较为合理的范围。”

  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2月第4周,虽因节后消费端需求不旺致育肥猪和猪肉零售价潞傍小幅下探,但仔猪和后备母猪均价上扬。“一头30斤的仔猪,目前已经卖到了900元,这让不少养殖户不敢轻易扩张规模。”新津县农业发展局副局长王文敬表示,在经历过上一次低迷行情的煎熬后,当下规模养殖场补栏依然十分谨慎。

  然而,比起反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的普通规模养殖场,温氏、双胞胎、新希翼等养猪大佬对政策、市场把控能力更强。“一方面,随着《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出台,南方水网地区生猪产能转移已经提上日程,为四川等生猪重点发展区域提供了产能承接的机会;另一方面,上一波‘猪周期’后,四川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场大量退出,硕大的市场供赠空缺和相对客观利润空间,成为养猪巨头争相入川地最大的动机。”四川省农业厅相关尽职人表示。

本文标签: 养猪  四川  洗牌  重整  产能承接期  养猪行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