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加快生猪养殖转型升级纪实

三农助农2022-03-15 06:08:09佚名

福建加快生猪养殖转型升级纪实

  一方面是生态省建设,扮靓青山绿水的“金名片”,另一方面是落后的生猪养殖方式导致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经济发展压力大,但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按照省委书记尤权的思路,近年来,福建打响了生猪养殖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5年,福建生猪出栏约1700万头,产值约300亿元,成为农民重要收入来源。福建省规模养殖达80%以上,一条保生态、促养殖,生态、生产共赢的现代生猪发展之路越来越清晰。

  关闭拆除,提升规模养殖水平

  闽侯县榕桥村与联心村一带,是福州西大门的“后花园”。近年来冒出10多家养猪场后,粪便直排,溪水变黑,散发着阵阵恶臭。去年,县里共组织大型拆除执法举动18场,出动执法人员5300多人次,对违建猪场,发明一家拆除一家。如今,小目溪的水质检测已经达标,当地又重现绿水青山。

  “不折不扣地按照省里的请求,还百姓一个洁净整齐的环境。”福建省农业厅总畜牧兽医师梁全顺对记者说。按照堵疏结合、拆建并举、拆小建大的原则,福建加快淘汰生猪散养。2015年,全省累计关闭拆除存栏250头以下的不达标养殖场7万多家,消减生猪600多万头。

  这场被称为“史上最严肃”的关闭拆除举动,提升了规模化养殖的速度。全省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达84%,规模化率位居全国前列,高出全国均匀水平一倍。年出栏万头以上规模猪场达212个,省级以上生猪标准化示范场258家,规模养殖为强化监管发明了条件。

  自2014年起,对全省存栏2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实行逐场改造,分5年尽成。其中,存栏5000头以上的,2016年底前尽成改造,另外在2018年前尽成,实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凡未在规定光阴尽成的一律关闭拆除。目前各级财政已累计投入约3.8亿元,尽成生猪养殖场标准化改造约1900家。

  创新发展,推广一批高新技术

  南平市延平区是福建重要生猪养殖大县,高峰时全区超1/4的农户从事生猪养殖及相关行业,年产畜禽固液粪便5万吨、固液废弃物近2000万吨,水源的污染困扰着延平区。2014年,延平区研究第三方管理,引进正大欧瑞信生物科技公司,投资8400万元建立25个集中管理点,对养猪废水集中收集并固液分离,实现畜禽养殖零排放。

  “专业公司管理、部门监管、业主付费的方式,实现了治污工作的集约化,降低了管理成本。”南平市环保局总工程师林茂说。现在,南平境内3条主要水系水质状况为优,水域功能达标率为100%。省农业部门和环保部门正在大力推广这一治污模式。

  类如南平第三方管理的新技术、新模式,在创新发展中不断被示范推广。在猪舍建设方面,主推漏缝地面-免冲洗-减排放工艺设施;在粪污管理方面,主推猪-沼-果、草、林、菜、茶等能源生态型、非接触式微生物发酵床模式;在综合利用方面,主推福清星愿农牧公司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

  通过高新技术示范推广,全省累计创建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126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场132家,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联创,层层递进”的互动气氛,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生态养殖场成为行业发展标杆。

  抓质量安全,构建舌尖上的安全

  春节过后,晋江市持续检查辖区内所有牲畜定点屠宰场,对无害化处理设施配套、检疫条件、证章管理等各环节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拉网式核查。市农业局对10家生猪定点屠宰场发出限期整改通知,对整改不到位的进行行政处罚,直至吊销定点屠宰允许证。

  “确保猪肉安全,是生猪养殖的永恒主题。”省农业厅畜牧业处处长陈峰说。2015年,生猪养殖、屠宰环节尿样抽检超过34万头份,实现“瘦肉精”零检出,另外“违禁物”检出率持续5年在0.1%以内,全省未发生重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生猪标识及追溯体系建设初见成效,耳标佩戴率达93%以上,产地检疫报检受理率达100%。

  防止病死猪流向餐桌,是生猪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对每头病死猪,不论大小,一律赠予80元补助。按照谁处理补助谁的原则,研究第三方集中处理模式。目前,已建成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企业36家,实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全笼罩。

本文标签: 福建  生猪养殖  转型  养猪行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