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动保产业将发生三大变革

三农助农2022-03-15 06:39:29未知

2016年动保产业将发生三大变革

  近年来,因养殖周期波动、环保因素等缘故,小养殖户逐渐退出,我国养殖规模化速度逐渐提升,随着养殖密度不断增大,疫情风险也同时加大,加之我国畜禽种源来自国外,简单发生疫病,养殖户对疾病的防疫越来越器重。据调研统计,目前我国疫苗的费用占整个养殖成本的比例惟独1.21%左右(中等规模化养殖场),而在散养的养殖户中,疫苗的费用占整个养殖成本比例仅0.91%。随着规模化养殖量的提高,对疫苗的用量和质量的请求也会不断提升,防疫费用将进一步增添。

  随着社会消费观念的变革和人们对食品品质请求的提高,畜禽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稳定性得到更广泛器重。食品安全事件将推动好疫苗、好兽药需求增长。

  近10年来,我国动保行业增长速度迅猛,年收入从2004年的不足100亿元增至2015年约400亿元,年重合增长率接近20%。养殖规模化和食品安全意识提高等将潞傍推动行业保持较高速增长。

  养殖业重苏带动动保新发展

  2015年起,生猪行业景气逐渐重苏,生猪均价从12元/公斤上涨至今约18元/公斤,增幅约50%。此前三年的持续亏损,使得8月以来猪价的见顶归落严重影响养殖户母猪补栏踊跃性,补栏量始终低于自然淘汰量。2015年12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潞傍下降0.7%,减少26.8万头,同比下降11.4%,达到3798万头。能繁母猪是生猪的产能,持续下降的能繁母猪将推动猪肉供求缺口进一步扩大,预计2016年猪价有望创新高,且在高位维持较长光阴。

  禽链方面,国内白羽祖代鸡引种所有依赖于进口。2013年是我国祖代鸡引种高峰,引种量达到150万套。2014年,白羽肉鸡联盟行业自律,缩减引种量,但全年集体依然偏高。因2015年1月份美国禽流感疫情,2015年是国内祖代引种加速减少的一年。随着美国、法国禽流感的再次爆发,使得国内祖代鸡的引种进一步受限。预计2016年引种量潞傍下降,祖代引种量的下降,导致行业去产能加速。预计产能去化被动加速中,禽链将在2016年~2017年持续重苏。

  动保行业是典型的养殖后周期行业。动保行业的盈利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殖场(户)的养殖效益和养殖规模。随着养殖行情好转,养殖户对于动保产品的价格具有更高的承受力,动保企业将会受益行业景气重苏,2016年动保行业将迎来发展春天。

  动保产业将陷入新元年

  行业变革之一:招采体制变革,预计2016年猪瘟、蓝耳病市场化改革将落地。

  目前我国主要的强制免疫招标的疫苗有四种:口蹄疫,禽流感,猪蓝耳病和猪瘟。我国强制免疫疫苗虽然充沛体现了国家政策对畜牧业的搀扶,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但是强制免疫疫苗也有不少弊端:如强制免疫疫苗价格持续降低,使得生产企业利润减少,产品品质无法保障;规模化养殖户对防疫更加器重,强制疫苗无法满意需求,从而造成浪费等。

  行业变革之二:企业将纷纷转型“动保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竞争将取代价格竞争成为主要的竞争方式。

  动保行业的下游主要是养殖企业,养殖企业的主要经营者大部分都是农民,他们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有效的辨辞能力。而另一方面,动保行业产能过剩,动保企业竞争加剧。目前大型企业已经先知先觉,开始提供“动物保健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养殖户普遍知识,指导他们在动物不同的生长期间用药情况,动保企业间服务竞争将逐渐取代价格竞争成为主要的竞争方式。

  行业变革三:行业集中度将提升,整合并购加速。

  我国目前有约100家企业从事动物疫苗的生产,有上千家企业从事兽药行业的生产。当前动保行业濒临行业整合,行业中赢利1亿元以上的不超过20家,至少一半的企业仅处于盈亏平衡点,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行业低品质疫苗产能过剩,由于政府招标采购主要打价格战,造成大多数企业工作重心放在公关上,而非研制上。随着饲养向规模化、自动化、标准化发展,疫苗的使用量越来越高,并且对质量请求提高,预计行业龙头企业的份额将越来越大,研制能力成为行业内制胜的法宝。另一方面,动保行业研制新品、工艺提升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从国外动保行业的发展历程表明,产业整合并购士大业成长的重要路径,国内动保产业将逐渐陷入整合发展期。

本文标签: 动保产业  变革  兽药  养猪行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