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猪群饲养管理与疾病防制

三农助农2022-03-14 22:58:54佚名

夏季高温猪群饲养管理与疾病防制

夏季高温或高温高湿,使猪群处于应激状态,致使猪与环境的平衡发生倾斜,同时蚊蝇的大量滋生,成为许多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媒介,因此夏季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围绕二个方面展开,即通过各种手段改善环境、提高猪群抗应激能力、消灭蚊蝇等使猪群安全度夏。 一、饲养管理 (一)改善环境 1、通风: (1)自然通风情况下,最大限度开启打开所有门窗和散气孔通风; (2)采用电扇、鼓风机加强舍内空气流动。 2、洒水:洒水必需和强力的通风结合起来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否则会造成高温高湿,适得其反。 (1)喷雾:适用配种妊娠舍、生长育肥舍; (2)滴水:适于限位栏及漏缝高位产房; (3)灌水或泼水:适于走道、妊娠舍、公猪舍; (4)冲淋:适于大肥猪舍及公猪睾丸局部降温。在没有空调或湿帘的猪场,对公猪睾丸局部冲淋冷水,对改善精液品质效果显著。 3、在屋顶及运动场上面拉防晒网。 根据猪舍使用效果来看,拉防晒网的舍内温度可低4—5度。 4、使用正压或负压通风湿帘。 5、安装空调。 6、植树绿化。 (二)饲料营养: 1、提高饲料中能量、蛋白质、多维的水平。 (1)能量:通过添加2-3%的脂肪,如膨化大豆、大豆磷脂等; (2)蛋白质:提高豆粕或鱼粉或赖氨酸用量; (3)多维的用量适当增加,特别是Vc、Ve的添加量要提高。 2、饲料中添加苏打粉,注意与Vc不能同时添加; 3、添加有机微量元素:有机硒、有机铬等。 4、多喂青绿饲料。 5、饲料中添加大青叶、六一散等清热、防暑的中草药。 6、添加诱食剂,提高采食量。 (三)饲养: 1、改变料型用湿拌料,但需注意现拌现喂,防止酸败变质; 2、增加饲喂次数,晚上加喂夜饲; 3、清晨凉爽时做主餐,充分饲喂; 4、饮水充足,注意清洁卫生; 5、妊娠后期改用哺乳料。 (四)管理 1、降低猪群密度; 2、采用早晚配种、采精; 3、猪群调动宜在早晚进行; 4、缩短分娩时间:产下3—5头后,注射缩宫素; 5、控制分娩时间:预产期前2—3天使用氯前列烯醇或律胎素诱导母猪在清晨分娩,注射剂量为0.2毫克/头,约24-28小时后分娩; 6、驱杀体内外寄生虫。 二、夏季高发病的预防 (一)猪流感: 1、特点:传播迅速,体温升高40.3-41.5度,全身症状重,四肢关节疼痛,卧地不起,皮温不均,结膜炎,流鼻涕。 2、预防: (1)疫苗:目前已有亚单位灭活苗,但要确定血清型,做流行病学检查; (2)强化消毒; (3)提高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增强猪群抵抗力; (4)病猪及时隔离或淘汰处理; (5)对猪鼻腔喷醋; 3、多对症用药。 (二)附红细胞体病: 1、临床症状:间歇性发热、皮肤毛孔出血或贫血苍白、黄疸,食欲减退或废绝,血液稀淡如水; 2、流行病学特点:蚊蝇、蚧满、血虱等虫媒传播,注射针头、手术器械、打斗咬伤等血源性传播。 3、防制:药物主动净化、降低带菌率。 (三)母猪夏季泌乳障碍综合症: 1、产后12小时内注射保健针,如速必克15—20ml/头,同时注射氯前列烯醇0、2克/头; 2、产后输液:夏季必须每产一窝就得静脉给药: 方案一:5%葡萄糖500ml+碳酸氢纳100ml+肌肝20ml/瓶;5%葡萄糖500ml+Vc100ml/瓶;5%葡萄糖500ml+阿莫西林5-6克+2ml缩宫素。 方案二:5%葡萄糖500ml+鱼腥草20ml/瓶;5%葡萄糖500ml+氧氟沙星+20mlVc;55葡萄糖500ml+阿莫西林5-6克(或安苄)+2ml缩宫素。 3、子宫内投宫炎净等防子宫内膜炎。 (四)夏季黄白痢 1、产后护理和消毒; 2、搞好清洁卫生,提供清洁的饮水; 3、调理母猪的饲养方式,避免泌乳障碍引起营养性仔猪下痢; 4、仔猪用药。 (五)哺乳仔猪球虫病 由于夏季高温高湿易发此病,因此哺乳仔猪应考虑用抗球虫药,如百球清、三字球虫粉等。
本文标签: 夏季  高温  猪群  饲养  管理  疾病  防制  高湿  猪病防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