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一头猪能赚多少钱?猪企纷纷投资扩产!

三农助农2022-03-14 23:59:46未知

养一头猪能赚多少钱?猪企纷纷投资扩产!

  近日,猪肉价格上涨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1500元/头的利润兴许也能让养猪成为最眼热的职业,雷军收购小米被嘲不如去养猪,卖一辆车利润不如卖两头猪……“猪”宛然有成为“新货币单位”的趋势。

  近期,各地政府相继出台平抑猪价措施,上市公司纷纷投资扩张产能,猪价还能飞多久?

  猪价6个月翻倍

  卖一头猪盈利1491元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8月26日至9月1日,猪肉批发价格为每公斤34.59元,环比上涨8.9%,这已经是猪肉批发价格持续第13周上涨。

  来自中国养猪网的数据显示,9月3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均价27.13元/公斤,相比6个月前,已然翻倍。猪粮比早已打破6:1的盈亏平衡点,如今已达13.56:1。

  那么,养一头猪到底能赚多少钱?

  据网分析师冯永辉测算,按照目前生猪市场价格测算,养殖户头均盈利已达到1491元,创历史新高。

  部分地区涨势凶猛,广东已打破30元/公斤,浙江、福建、湖南、江西等地价格也逼近这一水平,青海、西藏、云南等地则相对稳定,每公斤不足20元。

  为平抑猪价

  这些省份立下生猪产量“军令状”

  猪价的不断上涨,已引起相关部门的器重。

  8月21日,国常会部署稳定生猪供应。这也是近年来国务院首次明确请求,地方要立即废除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

  同时,各地政府为平抑猪价,绿澍出台相关政策勉励生产,四川、江西、浙江甚至纷纷立下生猪产量“军令状”。

  要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保证供应数量?

  中原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刘四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各个省份想尽主意,通过政策性手段,保证猪肉供应。

  例如,对生猪企业的用地、信贷、财务补助等方面,各地政府、金融机构和财政部门,赠予企业实质性的政策支持,助力生猪企业尽快恢重和扩大生产,从而保障猪肉的日常供赠。对规模化养殖企业引进种猪,进行暂时补贴政策;直接政府财政支持,用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扑杀补助、无害化处理补贴、防控经费补助、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等资金政策项目,支持生猪生产,恢重养殖信心。还有通过提高保险金额来降低生猪养殖风险的举措。

  此外,交通部提出,在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对整车合法运输种猪及寒冻猪肉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融费。

  生猪养殖户将陷入长盈利周期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向来有“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幻模式,俗称“猪周期”。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9月3日下午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均匀价格为34.72元/公斤。这一价格较8月2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均匀价格为24.48元/公斤,上涨超过10元/公斤。

  多方的政策,到底有没有约摸使上涨“猪周期”提早见顶?

  刘四奎指出,2019年下半年猪价属于上涨周期,在价格刺激下,尤其在今年6月份以后,三元杂母猪补栏将会增添,有利于2020年下半年的产能恢重,但受母猪存栏下降、环保政策、疫情风险等因素影响,产能恢重速度将会较徐徐。2020年上半年全国生猪价格将会达到本轮上升周期的高点。2020年下半年价格将由高位逐渐归落,预计将会在2021年后陷入新一轮价格下跌周期。

  “生猪价格见顶应该在春节前,也就是今年12月份到明年1月份,在此之前都是猪价的强势周期。因为每年秋冬季节都是肉制品销售的旺季,而在春节之后,随着政策的刺激,利润的归升,大型企业的存栏量增长,春节之后生猪供需将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价格会相对来说平衡一些。至于猪价会涨到什么时候,目前这个还难以判断,因为之前没有发生过非洲猪瘟影响如此大的疫情。”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事业部生鲜品研究员魏鑫说。

  不过,养殖户陷入了一个较以往都更长的盈利周期。

  刘四奎表示,对于养殖户来讲,未来三年养殖利润都将保持在较好水平,但是受资金和防疫等因素的影响,养殖户补栏踊跃性不高,较为谨慎,小散户退出市场较为显然,而大集团资源整合显然加快,国家政策能够很好的引导产业的发展,在高利润的刺激下,规模化产能有望逐渐恢重。

  魏鑫指出,猪周期根本来说,还是供需不匹配造成的价格和利润波动。因为我国的生猪养殖比较分散,养殖还是以中小型猪场为主,大型养猪企业占比不足10%,因此在利润驱动之下,猪周期会长期存在。非洲猪瘟会改变这一轮周期的光阴,使养殖户有一个较长盈利的周期,但不会改变整个猪周期的模式。

  抢占机遇

  上市公司跑马圈地扩大产能

  猪价上涨显然,但前期因养殖成本投入增添,多数公司在二季度才陷入养猪盈利期。趁此时机,公司也在加速跑马圈地中,或投建新养殖项目,或打造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力求通过扩大产能增厚利润。

  据21数据新闻实验室不尽全统计,目前A股涉及生猪业务的18家上市公司就有9家今年来投资了与生猪养殖相关的项目。

  不过,产能增添反应到终端价格仍需时日,此前《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9-2028)》显示,本轮价格周期猪价高点预期在2020年上半年,猪价将会在未来3年保持较高水平。天风证券也表示,未来2-3年,将是养猪板块的盈利景气周期叠加头部上市企业出栏的快速扩张期,是一波长期的量利齐升行情。

  谁在最强“猪行情”中获利?

  截至9月3日,Wind划分的概念板块中,猪产业年内涨幅已经达到89.1%,仅次于高价股、鸡产业和领涨龙头。几近翻倍的收益,又被何人所成功攫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二季度,基金开始大举杀入断定性十足的猪肉股中,22只猪产业个股中,全线迎来基金增持。据统计,6月末,基金持有上述猪肉股合计16.34亿股,一季度末时则为10.44亿股,持仓规模环比增添56.5%。

  南方基金便是典型。一季度时其还未持股新希翼(000876.SZ),但今年二季度该司旗下多达29只基金集中涌入,期末持股一举达到4771万股。

  猪肉股有多值钱?

  投资圈内流传这样一条神吐槽:

  “牧原股份(002714.SZ)市值高达1677亿元,按照1200万头猪算,一头猪市值高达1.4万元;拥有10亿日活用户的腾讯,市值2.8万亿,一个用户只值2800元,人不如猪……”

  虽是玩笑,牧原股份市值打破1750亿元,却活泼反映出了猪肉股的上涨行情。至3日收盘,22只猪产业个股中,已有8只个股年内股价翻倍。

  相比之下,被拿来开玩笑的牧原股份,公司179%的涨幅却只能排堤湫业第四位,正邦科技(002157.SZ)、新五丰(600975.SH)和益生股份(002458.SZ)涨幅均超过200%。

  是谁导演了这场戏?淘汰调仓换股频繁的游资外,只能将其归功于看中断定性的机构资金了。

  有趣的是,22只猪肉股今年二季度,所有迎来了基金增持。

  以行业龙头温氏股份(300498.SZ)为例,继2018年四季度基金大幅增持后,今年二季度基金持股再次从3.9亿股增添至5亿股。

  落实到具体公司,景顺长城基金一季度末持股2970万股,二季度末翻倍至6825万股。其中,该司基金经理刘彦春名下5只基金所有进驻温氏股份。

  进一步追踪到基金半年报可以看出,景顺长城新兴成长基金前十大重仓股,除了白酒股就是猪肉股。

  类如的情况还有许多。南方绩优成长基金二季度同样新进新希翼844.22万股,位居该基金二季度买入金额首位,排名的第二位和第四位的分辞是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

  对此,该基金在半年报中直言,“考虑到通胀周期和非洲猪瘟疫情的硕大影响,我们以为猪价断定性上涨,在养殖业板块有较大的配置权重。”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猪肉股二季度浮现归调,部分买在高位的基金并未从中获益,但是依然做出了加仓的动作。

  融通新蓝筹基金半年报显示,二季度份额净值增长为-4.76%,而当期除了加仓东方财富(300059.SZ)等金融股外,重点便放在了养殖板块。该基金经理张延闽表示,“二季度主要的相对负收益来自4月份清仓了白酒,加仓了农业养殖板块,这部分置换导致的正负损失较大。”

  他指出,本次非洲猪瘟对行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像温氏股份这些行业龙头的市占率约摸会借机加速提升,头部企业养殖规模有望达到5000万-8000万头。短期来看,市场过高的热度是股价阶段性的利空因素,然而价格是分析周期品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预计2020年春节前后,相关的上市公司或迎来量价齐升的超额利润。

  正确地说,二季度增仓猪肉股的机构收益相对有限,获得超额收益的主要集中在2018年四季度增仓那一批,毕竟惟独少数个股下半年潞傍创下新高。

  甚至,部分标的经过二季度的调整已经跌至年初水平,譬如9月3日补涨的正虹科技(000702.SZ),年初股价5.43元,4月下旬最高涨至10.09元,9月2日收盘价则惟独6.28元。

  自称“吃了一些亏”的张延闽,之所以依然敢于押注猪肉股,便是看中这类个股的超额利润增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知道到,受益于6月份生猪价格的上涨,相关养殖企业二季度开始度过盈亏平衡点,并经过7月份稳步上涨后,8月份国内生猪价格上涨速率迅速提升,来自不同统计渠道的统计数据均显示,8月单月涨幅在三成左右。

  生猪利润空间不断走高,叠加潜在的政府补贴刺激下,三季度养殖企业利润约摸率触底反弹。加上猪肉股二季度归调,又提供的进场机会,最终吸引前述基金二季度集中加仓。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生猪产业链较短,留赠机构的腾挪空间也相对有限。而与上游动辄1500元/头的毛利润相比,下游屠宰环节类企业并无过多投资价值。

  “我们调研制明,当前除了西南地区屠宰利润稍好,可以达到每头80元以外,东北、华中地区仅有10元,华北地区毛利润更是浮现每头亏损10元。”卓创资讯生猪行业分析师郭丹丹介绍称。

  究其缘故,在于处于历史高位的生猪价格和夏季时低迷的需求,虽然超市、餐馆已经做出了调价动作,但是终端猪肉价格涨幅依然小于生猪涨幅,所以不能消除后续猪肉价格“补涨”的约摸。

  对此,郭丹丹预计,中秋、国庆过后,受堤滂求带动,屠宰环节利润会稍有好转,但是在生猪维持高价的状态下,难以浮现根天性好转。

  固然,生猪、猪肉价格不约摸直线拉涨,期间会伴随追暑多变量,如猪肉性价比优势丧失后,鸡、牛和羊产生的替代效应,对此部分上市公司在半年报中亦有提及。

  商务部9月3日数据显示,上周(8月26日至9月1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上涨2.4%,猪肉上涨8.9%的同时,牛肉、羊肉和白条鸡尾随上涨2.4%、1.9%、2.3%。

  在二季度的调仓过程中,圣农发展(002299.SZ)、民和股份(002234.SZ)两只鸡肉股也浮现了张延闽的买入名单,“这次对周期品的投资也是本基金的一次大胆尝试,但一定不会最后一次。”

  只是,养殖板块下半年能否如预期那般获得超额归购,还得走一步看一步。

本文标签: 养猪企业  投产  赚钱  市场分析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