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蜜蜂

三农助农2022-04-18 15:31:00未知

中华蜜蜂

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

中华蜜蜂 中华蜜蜂

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非常适合中国山区定地饲养。中华蜜蜂体躯较小,头胸部黑色,腹部黄黑色,全身被黄褐色绒毛。2003年,北京市在房山区建立中华蜜蜂自然保护区。2006年,中华蜜蜂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一、地理分布

在中国,中华蜜蜂从东南沿海到青藏高原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据杨冠煌等调查,中蜂的分布,北线至黑龙江省的小兴安岭,西北至甘肃省武威、青海省乐都和海南藏族自治州,近年来,新疆深山也发现有少量分布。西南线至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的墨脱、摄拉木,南至海南省,东到台湾省。集中分布区则在西南部及长江以南省区,以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福建、广东、湖北、安徽、湖南、江西等省区数量最多。中国饲养量200多万群,约占全国蜂群总数的1/3左右。

二、生物习性

中华蜜蜂工蜂腹部颜色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有的较黄,有的偏黑; 吻长平均5mm。蜂王有两种体色:一种是腹节有明显的褐黄环,整个腹部呈暗褐色;另一种的腹节无明显褐黄环,整个腹部呈黑色。雄蜂一般为黑色。南方蜂种一般比北方的小,工蜂体长10~13mm,雄蜂体长约11~13.5mm,蜂王体长13~16mm。

中华蜜蜂飞行敏捷,嗅觉灵敏,出巢早,归巢迟,每日外出采集的时间比意大利蜂多2~3小时,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造脾能力强,喜欢新脾,爱啃旧脾;抗蜂螨和美洲幼虫腐臭病能力强,但容易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易受蜡螟危害;喜欢迁飞,在缺蜜或受病敌害威胁时特别容易弃巢迁居;易发生自然分蜂和盗蜂;不采树胶,分泌蜂王浆的能力较差;蜂王日产卵量比西方蜜蜂少,群势小。

三、天敌危害

胡蜂是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夏、秋季蜜蜂的主要天敌,危害严重时,蜂群可损失20%~30%的外勤蜂。胡蜂不仅拦劫空中飞行的蜜蜂,而且还在巢门四周静候,危害严重时,整群蜜蜂无一出勤,对群势弱的蜂群,胡蜂成群攻入,迫使蜂群弃巢迁飞或被毁灭。蜜蜂采集蜂飞出的数量随胡蜂干扰时间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干扰的时间越长,蜜蜂采集蜂恢复到正常数量的时间就越长;高原温带型东方蜜蜂和低海拔热带型东方蜜蜂在胡蜂干扰时,在数量变化上有明显的差异,后者对胡蜂的干扰比前者更为敏感(P>0.05)。余林生等报道,胡蜂与意蜂的日出勤高峰都在11:00,而中蜂的日出勤高峰期在10:00,与胡蜂错开,中蜂具有出勤早收工晚,夏秋季还是有在清晨和黄昏进行突击采集的特殊习性,再加上中蜂个体小、飞行灵活敏捷,善于躲避胡蜂的为害,减少胡蜂的捕杀,而意蜂却无法躲避胡蜂为害,损失惨重。

四、产地环境

96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是由宽广的平原、高原、丘陵和山地构成,其地貌复杂,各种地形交错分布,总趋势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广阔的国土,从南向北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及寒温带 5个气候带。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漠河等地处寒温带;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属中温带;山东全省和陕西、山西、河北等省的大部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为暖温带;秦岭-淮河以南的绝大部分地区均处亚热带;海南、台湾及广东等省的南部为热带。面积宽广的青藏高原,因地势、地形的影响,自然景观、农牧业生产与上述5个温度带存在明显差异。

受季风气候影响和因离海洋远近的差异,湿润、半湿润、半干旱与干旱4类地区在中国并存。东北三省的东部及秦岭、淮河以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属于湿润地区,年降水在800mm以上;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青藏高原东南部属半湿润地区,年降水400mm以上;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大部为半干旱地区,年降水400mm以下;新疆、内蒙古西部、青藏高原东北部为干旱地区,年降水200mm以下。

复杂的地形和气候,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有茂密的森林。西南则有“北回归带上的明珠”著称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在东海之滨和南海岛屿,无数热带、亚热带的珍贵植物群落交相辉映。中部的黄河与长江中下游流域平原,各种农作物更是绿叶繁花,常年不断,四季飘香,即使是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大西北”高原、盆地、沙漠、戈壁等各类地貌上,也分布着各种生态环境下的植物群落。

五、形态特征

蜜蜂具有一般昆虫的形态特征,体躯分节,分别集合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体段。在部分体节上着生成对的附肢,附肢也分节。外骨骼的体壳支撑和保护蜜蜂的内部器官。体表密生绒毛,具有护体和保温作用。特别在寒地越冬结团的蜂群,蜜蜂绒毛保温意义尤为重要。头部和胸部的绒毛呈羽状分叉,这对蜜蜂采集花粉和促进植物授粉具有特殊的意义。蜜蜂体表有些空心状与神经相连的毛是蜜蜂的感觉器官。

蜜蜂在体节集合方面与一般昆虫明显不同。第一腹节前伸与胸部紧密结合,形成并胸腹节。并胸腹节后部猝然紧缩,与第二腹节前部收缩成柄状的腹柄膜质相连,外观上将胸腹明显分为两段。为便于形态和功能的研究,将胸部三节和并胸腹节划分为胸段,除第一腹节外的腹部为腹段。

中华蜜蜂的身体构造 中华蜜蜂的身体构造

1、蜜蜂成虫的头部

蜜蜂头部由细而富有弹性的膜质颈与胸部相连,着生感觉器官和口器,是蜜蜂感觉和取食的中心。蜜蜂头壳外观看不出分节的痕迹,但从胚胎发育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表明,头部也是由数个体节组成的。昆虫头部的体节数学术界观点不同,主要有4节说和6节说两种。头部的体节有四对附肢,触角、上颚、下颚和下唇。

蜂王、工蜂和雄蜂的头部形状各不相同,正面观蜂王呈心脏形,雄蜂呈圆形,工蜂呈倒三角形。三个单眼在头顶呈倒三角形排列,一对复眼着生在头部上方两侧。一对触角基相靠较近,位于颜面中央,其上着生一对触角。触角基下方有一呈拱形的额唇基沟,与呈直线的上唇沟围成近梯形略凸起的唇基。长方形的上唇悬挂于唇基下缘,能前后活动。一对上颚着生在上唇基部后方两侧,可左右开合。上颚后方是口喙,由一对下颚和下唇构成,可向前伸出临时组成吮吸构造,也可折向头的后下方。头部后方表面略凹陷,以膜质颈与胸部相连。头后中央有一椭圆形开口,称后头孔,头腔通过此孔与躯干沟通,食道、神经、背血管、血腔、气管、唾管等经此孔与胸部相连。后头孔两侧及下方为次后头,其后缘不规则地隆起。在次后头近下缘两侧有一对突起,与前胸侧板相连。后头孔下方体壁形成较大的马蹄形缺口,下唇和下颚基部镶嵌于此,并以膜质与缺口相连。此缺口下陷处为喙窝。

①眼

眼是蜜蜂的视觉器官,包括一对复眼和三个单眼。复眼由数千只小眼组成。蜜蜂复眼的发达程度与其视力的需要相适应。蜂王多在巢内活动,对视力要求相对较低,每一复眼约由3 000~4 000个小眼组成;工蜂的每一复眼有4 000~5 000个小眼;雄蜂在空中追逐处女王交配,需要发达的视力,其组成复眼的小眼多达8 000个。小眼呈六边形,相互紧密排列。由众多小眼组成的复眼表面呈球面状,每一小眼的感光方向不同。小眼间着生许多较长且不分叉的毛。单眼为半球状突起,直径约O.5 mm,有光泽,颜色稍暗。

②触角

以其基部着生在头壁膜质的触角窝中,由四束肌肉牵引,可灵活转动。蜜蜂的触角为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等组成。柄节呈柄状,位于基部,雄蜂的柄节比工蜂短;第二节短小如梗,与柄节呈近直角弯曲;鞭节分亚节,可弯曲,位于触角的端部。蜂王和工蜂的鞭节共有10个亚节,雄蜂的有11个亚节。除基部两个亚节外,鞭节的表面覆盖着许多与神经相连的感受器。触角感受器对接触和气味的刺激敏感。

③口器

为嚼吸式,既有咀嚼固体食物的器官,也有吮吸液态食物的器官。蜜蜂的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等构成。

a、上唇:位于唇基下方,可前后活动,主要功能为从口器前方阻挡食物。上唇内侧有一从唇基内壁突出延伸的内唇。内唇为柔软膜片,其上富有味觉器。

b、上颚:是咀嚼器官,主要功能为咀嚼花粉等固体食物、使用蜂蜡蜂胶、清房清巢、御敌等,并在吸食时支持喙基。每一上颚由前后两个关节点与头部相接,由开肌和闭肌两条肌肉控制其左右开合。三型蜂的上颚大小、形状均有差异。工蜂上颚的基部粗壮,中间缩窄,端部膨大变宽。在上颚内表面中央的上颚沟和上颚峡,始于上颚基部,与上颚腺的开口处相连,延伸至上颚的末端,贯穿上颚始终。蜂王上颚(图2-14D)比工蜂略大,基部更加粗壮,端部锐利,能够在羽化时自行咬开坚实的茧衣出台。根据该特性,在诱台时,只需在王台侧面实施保护,就可使王台免于被工蜂破坏。雄蜂上颚较小,基部略宽,端部狭小,近乎退化。

c、口喙:口喙是蜜蜂的吮吸器官,由下唇和下颚构成。其基部紧密相连,着生于头背部后头孔下方的喙窝膜质上。一对下颚位于上颚后方,下唇两侧。下颚由轴节、茎节和盔节组成。轴节细长,呈棒状。在两轴节间有一对排列成"∧"形的喙基片,连接在轴节端部,由肌肉控制其活动。轴节基部固连在喙窝的膜质中,端部以小球突与下颚中部的茎节呈关节状连接。茎节宽而长,端部外侧着生已退化成两个小节的下颚须。与茎节端部相连的是呈刀片状的盔节外颚叶,外颚叶基部内侧,为褥状的内颚叶。下唇基部是一个三角形后颏,支接于喙基片上,与后颏相连的为前颏。前颏的前壁与舌后壁围成唾窦,唾管开口于唾窦底部。前颏端部两侧着生一对细长扁平的下唇须,中央着生一根中唇舌。中唇舌端部有一圆形的中舌瓣。每根下唇须由两个较长的基节和两个较短的端节组成,其端部着生众多的触觉和味觉感觉器。下唇须由一条肌肉与前颏相连,可单独活动。下唇前颏末端延伸的中唇舌细长呈管状,腹面内凹形成唾道。中唇舌的舌杆由多毛的硬环和狭窄光滑的膜质相间组成,因此中唇舌能伸长和缩短。中唇舌基部由一对短叶状的侧唇舌包围,可将唾窦中流出的唾液引向中唇舌腹面的唾道中。蜜蜂吮吸液体时,下颚轴节向下伸出,下颚和下唇各部分伸直,下颚叶节瓣紧贴在内唇下,与口前腔闭合,使口喙的食物道与口相连。一对下颚盔节在前面,一对下唇须在后面,包围着中唇舌形成喙管。喙管的外围通道为食物道,液体食物由此进入消化道。口喙不使用时,下颚轴节向后摆动,盔节和中唇舌向后折回,紧靠在下颚茎节和下唇前颏。蜜蜂的食窦和唾窦有吮吸和还吐功能,适于采蜜、酿蜜、采水和饲喂。

2、蜜蜂成虫的胸段

胸段是蜜蜂运动中心,由胸部体节和并胸腹节(即第一腹节)构成,坚硬的体壁内有着发达的内骨骼和肌肉,灵敏有力地控制着三对足和两对翅的活动。蜜蜂胸部三节,分别为前胸、中胸和后胸。相邻胸节以节间缝分界,每一胸节均由背板、腹板和一对侧板构成。中胸和后胸背板两侧各着生一对膜技翅,前胸、中胸、后胸腹板两侧各着生一对足。并胸腹节由一大的背板和狭窄的横形腹板组成,与胸部形成一整体。前胸背板狭窄,呈衣领状,紧接于中胸盾片前面,两侧向后延伸形成扁平的背板叶,覆盖着第一对气门。前胸一对侧板向前伸出,在端部楔状枢轴点与头部相接。前胸侧板和腹板支持着一对前足。中胸是蜜蜂胸部体段中最大的体节,支持发达的中足和前翅。中胸背板位于前翅的翅基上,由盾片和小盾片组成,为胸壁最高部位。小盾片呈弧形隆起,其色泽是蜜蜂品种特征之一。中胸背板隆起部分向前急剧倾斜至前胸背板。后胸背板为一狭窄的环带状骨片,紧密地楔在中胸和并胸腹节之间。后胸背板在近翅基处略向外扩展。中胸和后胸侧板愈合。并胸腹节由前部宽大后部突然变窄的背板和狭窄的横形腹腔板组成,背板两侧有一对椭圆形气门。

①翅

蜜蜂翅两对。前翅和后翅分别着生在中胸和后胸背板两侧,前翅大于后翅。蜜蜂透明翅膜质,翅上有网状翅脉,是翅的结构支架。昆虫翅脉由气管系统演化而来,在一定程度上能表现出系统发育上的亲缘关系,因此翅脉以及由纵横翅脉分割形成的翅室是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蜜蜂前翅有4条主要纵脉,由前至后分别是前缘脉、径脉、中脉、臀脉。翅基部有称为翅关节片的小骨片,包括翅基片、肩片、腋片和中片。翅关节片控制蜜蜂翅的张开、折叠、飞行、振翅、扇风等活动,其中腋片是翅与胸部连接及折叠的重要关节。蜜蜂翅基腋片共有4片,第一腋片与第四腋片铰链,与胸部前背翅突相接,前端突出,是翅基片和中脉的支点;第二腋片内缘与第一腋片相接,前端顶接径脉基端,外缘与中片相接,腹面的凹陷与胸部侧翅突支接,是翅运动的重要支点;第三腋片是一后缘上卷长骨片,是翅折叠的重要构造。第三腋片近基部着生三条肌肉,肌肉另一端附着在胸部侧板。肌肉收缩使第三腋片外端抬高,并向背部转,使展开的翅水平地转到胸部的背面,顺着胸部和腹部向后伸直。翅的连锁器是蜜蜂协调飞行中前后翅运动的器官,由后翅前缘一排向上弯曲的小钩和前翅后缘向下弯曲的卷褶组成。当展翅飞行时,前翅从后翅上面拖过,后翅的小钩就自然地和前翅的卷褶挂在一起。雄蜂的翅比工蜂发达,翅钩也比工蜂粗壮,有利于婚飞。除飞行外,蜜蜂翅还有扇风以调节巢内温湿度、促进稀蜜浓缩及振动发声以传递信息等功能。

②足

足为蜜蜂胸部附肢,分节,每个节间关节处的活动只限于一个平面上,不同关节点的活动水平面不同,使得蜜蜂足的活动有了一定的灵活性。蜜蜂三对足的大小和形状均有所不同,但均由基节、转节、股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等6节组成。蜜蜂跗节共有5节,特别是与胫节相连的基跗节膨大延长,其上着生许多采集和携带花粉的特化构造。位于足末端的前跗节由两个坚硬锐利的爪和一个柔软的中垫组成,是蜜蜂攀附和行走时支撑的器官。行走和停留时,在粗糙表面用爪抓附,而在光滑表面则用中垫吸附。工蜂足除了行走外,还有采集和携带花粉的重要功能。这些特化器官,均着生在三对足的基跗节和胫节上。由于蜂群社会化的分工,蜂王和雄蜂的这些特化构造已退化。

a、前足着生在前胸腹板两侧。在前足基跗节基部的内缘,有一半圆形的凹槽,槽内密生整齐排列的一列粗壮短毛;前足胫节的端部内缘,靠近基跗节的凹槽处,有一可上下开合的指状突。此凹槽和指状突共同组成了净角器。净角器是蜜蜂清理触角的器官,蜂王、工蜂和雄蜂均有。蜜蜂在清理触角时,先将触角柄节放入凹槽,在胫节和基跗节弯曲并靠近凹槽的同时,可活动的指状突压在已放入凹槽中的触角上,然后抽拉触角,使凹槽中短毛刷除触角上的花粉、灰尘等异物。工蜂前足基跗节内缘边上,密生排列整齐的硬毛,类似刷子的结构,称为跗刷。前足跗刷主要收集粘附在头部的花粉粒。

b、中足基跗节内缘边也有跗刷构造。中足跗刷主要收集粘附在胸部和腹部的花粉粒。中足的胫节近端部内缘,有一可活动的胫距,用以清理翅基和气门。

c、后足基跗节内侧表面,横向整齐排列着十几列顺着基跗节轴线向下生长的硬刺,用以承接前足和中足跗刷收集来的花粉粒,此结构称为花粉栉。后足胫节端部后缘,着生一排硬齿,为花粉耙,可将相对一侧后足花粉栉上具粘性的花粉粒刮到花粉耙的齿根处,即花粉筐下部,再通过胫节和基跗节间的关节抽动,由耳状突将其推人花粉筐中。耳状突为一耳状突起,位于后足基跗节基部外缘。耳状突边缘横向扁平,表面整齐密集排列尖齿状突起。后足胫节外侧为花粉筐,是携带花粉团的器官。其表面略凹陷,光滑无毛,基部窄,端部宽,蜜蜂采集花粉时,花粉团在此处形成。花粉筐周边着生弯曲的长毛,可起到从四周固着花粉团的作用;靠近端部中心处,生长一根较长的硬刺,花粉团将其围绕其中,稳固花粉筐中的花粉团。

3、蜜蜂成虫的腹段

腹段是蜜蜂消化和生殖的中心,由除第一腹节(并胸腹节)外的腹部其他体节构成。腹腔充满血液,内含复杂的消化、排泄、呼吸、神经、循环、生殖等系统,但外部形态比较简单。每一腹节背板两侧有一对气门,是蜜蜂呼吸系统的开口。此外还有蜡镜、臭腺、螫刺等结构和器官。蜜蜂腹段明显可见环节,蜂王和工蜂6节,雄蜂7节。由于第一腹节已并入胸段,腹段可见的第一环节在形态学上称为第二腹节。腹段体节的体壁由一个较大的背板和一个较小的腹板套叠组成,以侧膜连接成筒状。腹板套叠在背板外侧。腹节间以节间膜相连,也呈套叠状,前一节背板和腹板分别向后延伸,将后一节背板和腹板部分遮盖,因此,蜜蜂腹部能弯曲,也能在纵横两个方向伸缩。第二腹节前端急剧收缩,呈柄状,与并胸腹节后端相接。蜂王和工蜂腹部末端为第七腹节,背板和腹板形成圆锥状。第八、第九、第十腹节合并缩小,隐匿于第七腹节内。

①蜡镜

蜡镜为工蜂所特有,共4对,卵圆形,表面光滑,位于第4~7腹节腹板上。常态下,蜡镜被前一腹节腹板完全覆盖。蜡腺细胞生长在蜡镜内侧。蜡腺细胞分泌的蜡液通过镜膜微孔渗透到蜡镜表面。

②臭腺微孔

工蜂腹部第七节背板前缘表面有许多微孔,放大940倍便清晰可见。具微孔的背板内部有臭腺。臭腺物质是蜜蜂的引导信息素,在招引、采集、认巢、团集时,以气味作为信号招引同伴。常态下,臭腺微孔被前一节背板覆盖。释放臭腺物质时,露出微孔,并扇风以助气味扩散。

③螫刺

螫刺是蜜蜂的自卫器官,由产卵器特化形成,所以只有雌性蜜蜂才具有。螫刺由三部分组成,螫杆、螫刺基和毒囊。一般情况下,螫刺隐藏在第7腹节内螫刺腔中,螫刺基部悬在螫刺腔膜质壁上。螫杆两侧是背产卵瓣。螫杆由一个中针和一对螫针组成。与工蜂相比,蜂王螫杆略长且略弯曲,较粗壮,端部略钝圆。中产卵瓣特化成中针,腹产卵瓣特化成螫针。中针腹面两侧有滑轨,与螫针上的凹槽配合,使螫针能在中针的滑轨上相对滑动。中针和螫针间闭合成毒液道,与毒囊相通。工蜂和蜂王中针的末端表面有三对逆齿,螫针近端部侧缘有10个左右的倒齿。蜂王螫针(图倒齿比工蜂少且小。在中针和螫针倒齿上,有像按钮似的感受器,这种感受器很可能是用于感觉螫杆刺入敌体深度的。螫刺基由螫刺球、附腺、一对弯臂和三对不同的骨片和肌肉、神经节组成,是蜜蜂使用螫刺和两根螫针在中针上相对滑动时的动力和传动部分。三对骨片分别为方形骨片、三角形骨片和长方形骨片(图2-24A)。与工蜂相比蜂王的毒腺更发达,毒囊大。在自卫行为中,蜜蜂将螫杆伸出刺人敌体,毒囊收缩排毒。由于逆齿作用,两根螫针相对滑动的结果使螫杆越来越深入,最后整个螫刺与蜂体断裂。螫刺有独立的神经节,控制螫刺肌肉有节奏地收缩,离体后继续深入,并继续排毒,直至毒囊中毒液排尽。

六、濒危现状

中华蜜蜂有7000万年进化史。在中国,中华蜜蜂抗寒抗敌害能力远远超过西方蜂种,一些冬季开花的植物如无中华蜜蜂授粉,必然影响生存。中国许多植物繁衍下来,中华蜜蜂功不可没。中华蜜蜂为苹果授粉率比西蜂高30%,且耐低温、出勤早、善于搜集零星蜜源,对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而洋蜂的嗅觉与中国很多树种不相配,因此不能给这些植物授粉。由于毁林造田、滥施农药、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中华蜜蜂生存危机。而引入的意大利等国的洋蜂,是对中蜂最大的威胁。这些洋蜂对中华蜜蜂有很强的攻击力,且翅膀振动频率与中华雄蜂相似,导致中华蜜蜂误认,从而可以顺利进入蜂巢,还得到相当于同伴的待遇和饲喂。不同种群不能共存,洋蜂杀死中蜂蜂王不可避免。自1896西方蜜蜂的优良品种如意大利蜂和喀尼阿兰蜂的引进和大量的繁育以来,中华蜜蜂受到了严重威胁,分布区域缩小了75%以上,种群数量减少80%以上。黄河以北地区,只在一些山区保留少量中华蜜蜂,如长白山区、太行山区、燕山山区、吕梁山区、祁连山区等,并处于濒危状态,蜂群数量减少95%以上;新疆、大兴安岭和长江流域的平原地区中华蜜蜂已灭绝,半山区处于濒危状态,大山区如神农架山区、秦岭、大别山区、武夷山区、浙江南部、湖南南部、江西东部、南部山区、南岭、十万大山等地区处于易危和稀有状态,蜂群减少60%以上;只在云南怒江流域、四川西部、西藏还保存自然生存状态。

七、生态作用

西方蜜蜂在中国自然生态系统中,在生态位上与中蜂虽然有许多重叠,但其个体特性却有许多差异,如西方蜜蜂的工蜂嗅觉灵敏度较低,不易发现分散、零星开花的低灌木和草本植物,如十字花科、蔷蔽料、漆树科、山茶科、五加科、唇形科、菊科、葫芦科等。这些种类的植株分散,矮小,多生长在遮荫处。开花时,中蜂是主要采花者,西方蜜蜂的工蜂很少去。另外,在同一采集地区,中蜂每日外出采集时间比意大利蜂提早和延迟,一般多2~3h。因此,中蜂对本地植物授粉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西方蜜蜂。中蜂被西方蜜蜂取代导致当地植物授粉总量降低,使多种植物授粉受到影响,一些种类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直至最终绝灭,结果导致山林中植物多样性减少。

中华蜜蜂的工蜂在气温7℃左右能正常运行采集活动,而在四川阿坝地区的阿坝亚种,当气温在3℃~4℃时,工蜂便出外采集。周冰峰等(1988年)测出:12月至次年1月,福建南靖县八叶五加开花期,当在气温14℃以下时,中蜂群外出采集的工蜂平均超出意蜂3倍。安全采集气温中蜂为6.5℃,而意蜂却是11.0℃,中蜂工蜂采集气温比意蜂低3℃~5℃左右。如果西方蜜蜂取代中蜂,早春和晚秋在较低气温中开花的物种,如柃属。香薷属,菊科,十字花科等一些种类,其授粉作用受严重影响。

西方蜜蜂引进中国已有100多年,依然只有少量蜂群能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新疆北部的自然山林中生存,其他地区必须依靠人工饲养繁衍。而饲养西方蜜蜂的许多蜂场,当主要蜜源结束后,由于无法像中蜂一样依靠零星、分散的蜜源留在当地繁殖,需追花夺蜜转地放养。因此,西方蜜蜂虽在一定程度上能代替中蜂的传粉作用,但由于无法在野外生存,只能依靠人工转地放养,这种代替的生态作用也就丧失了。

在中国山林中,胡蜂种类众多。中蜂能够抵抗胡蜂的攻击,与胡蜂处于共存的平衡状态。而中国许多胡蜂种类对引进的西方蜜蜂品种造成毁灭性打击。在欧州,山区胡蜂种类少,多为小型胡蜂,与当地野生西方蜜蜂种群处于相互共存的平衡状态。西方蜜蜂引入中国后,不能抵抗中国胡蜂的攻击,因此无法代替中蜂成为新领地的野生种群,发挥其生态作用。

八、消亡之谜

中华蜜蜂起着重要的平衡生态作用,特别有利于高寒山区的植物,华北地区的很多树种都是早春或是晚秋开花的,还有的是零零星星开花的,如果没有中华蜜蜂,植物的受粉就会受到影响,这也是其它蜂种所不具备的特性。中华蜜蜂一旦完全灭绝,会影响整个与之有关的植物共生生态系统的变化。一只优良的中华蜜蜂蜂王在产卵期每昼夜可产卵1500粒左右,它的平均寿命为3~5年,最长的可达8~9年。然而20世纪末,中华蜜蜂在北方地区,黄河以北逐步减少了,长白山也只剩下几百群了。中华蜜蜂的减少,主要是蜂王由于不明原因死亡而造成的。中国科学院经过研究,解开了蜂王之死的谜团。

疑因一、物种不和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养蜂历史悠久,目前国内养的东北黑蜂(俗称北方黑蜂)是20世纪初由俄罗斯远东地区引入饶河,它是西蜂的变种,主要生活在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后来就不断有不同种群的蜂引入国内,除了东北黑蜂外,还有东方蜜蜂,也就是中华蜜蜂;另外一种就是引进的西方蜜蜂,其代表种叫意大利蜜蜂,简称意蜂。

文献中曾有这样的记载,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某地114群蜂飞逃后厮杀而大量死亡,仅剩下大约一两群蜜蜂。中华蜜蜂习性比较温和,随着环境气温的升高,在野外蜂场,蜂箱周围的植物都无精打采地低下了头,而这时每个蜂群的巢门口都会出现迅速扇动翅膀的工蜂。

专家解释说,当温度在25℃以上时,工蜂会出来自动扇动翅膀,把风向蜂巢内吹入,以维持蜂巢33℃-36℃较为恒定的温度,而这种迅速扇动翅膀的行为往往会引起其它蜂种的攻击。但科学家认为,只有在对蜂群极为不利的内外因素条件下才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疑因二、他杀

有一种叫“花葫芦”的胡蜂是中华蜜蜂的天敌。这是一种捕食性昆虫,个体很大,对人也有一定的攻击性。

调查人员和蜂农一起多次观察胡蜂对中蜂的危害情况,他们发现胡蜂一般捕食飞行的中蜂,一旦胡蜂来到中蜂蜂巢门口的时候,中蜂就会排成一排,发出“嗡嗡”的声响,向胡蜂示威,不让其进来。可是甜蜜的诱惑,使得胡蜂孤注一掷,依仗着比中蜂大几倍的身躯,经过激战,冲进中蜂蜂巢。

可进了蜂巢以后,胡蜂立即被几十只中蜂围成一团,尽管胡蜂很厉害,但也抵不住中蜂群起而攻之,经过一段时间,这个特别的集体就把胡蜂消灭了。当调查人员扒开蜂团,胡蜂已经死在里头了,但同时也有不少数目的中华蜜蜂因此而死亡。

疑因三、病害

养蜂业最大的病害就是蜂螨,许多蜂种因为受到这种螨的寄生,使蜂群遭受到严重损失。蜂螨会引起蜜蜂的大量死亡,有时甚至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死亡率,以至于使整个蜂群毁灭掉。会不会是中华蜜蜂的工蜂采蜜时把蜂螨带回传染给了整个蜂群,而导致蜂群灭亡呢?研究发现,科研人员一把蜂螨放到中蜂身上,中蜂就抖动得很厉害,抖动很长时间以后,引起了周围其它工蜂的注意,别的工蜂就爬到它的身上去,不久就把蜂螨叼走了。通过科研人员深入研究和观察,发现只有中华蜜蜂有这种特性,像这样个体之间利用声波来传递不同的信号,求伙伴来帮忙的现象,在中国国内还是首次发现。

这一观察结果发表以后,引起了中国国内同行的关注。同时为中华蜜蜂的研究提供更进一步的帮助。很多人看到,中华蜜蜂的这种特性,是世界上其它蜂种所不具备的,既然中华蜜蜂不会受到蜂螨的危害,蜂王也就更不会受到蜂螨的侵袭。

主因:外来入侵

调查人员在偶然的一次为死亡的中华蜜蜂蜂王做解剖时意外发现了线索,蜂王的身体上有类似蜜蜂蜇刺样的钩状物,这个钩状物又与中华蜜蜂的蜇刺有很大区别。

在农科院蜜蜂所,科研人员将不同蜂种的蜇刺进行比较,发现蜂王身体上的蜇刺是意大利蜂的。意大利蜂是中国引进的外来蜂种,个体大、产蜜量高,令科研人员不解的是,不同蜂种要进入对方的蜂巢几乎是不可能的。科学家们对意蜂是如何进入中蜂蜂巢这个谜进行了破解,他们和当地蜂农在野外的饲养场,设置了半透明的蜂箱,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观察。

经过许多天的观察,科学家们终于捕捉到意大利蜂进入中蜂蜂巢的情况。本来种群之间,每个蜂群都能保卫自己的家园,如果别的蜂群来的话,肯定会打架,可是意大利蜂到了中华蜜蜂蜂巢的门口,先振动翅膀,中华蜜蜂就让它进去了,进入蜂巢后还得到相当于同伴的待遇并得到饲喂,说明中华蜜蜂对意大利蜂没有抵抗能力。

通过长期观察,发现意大利蜂翅膀振动的频率,与中华蜜蜂的雄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有点相似,既然振动频率一样,这种蜂群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可以建立了。所以中华蜜蜂就误认为它是雄蜂了,由于不同种群之间毕竟不能共存,意大利蜂杀死中蜂蜂王也就不可避免。

一个蜂群只有一个蜂王,而失去它,可以说是该蜂群最大的灾难了,蜂王的死会造成蜂群的灭绝。蜂王之死的原因逐渐清晰起来,调查使科研人员发现,如果一个地方混养两个不同蜂种,就很容易把本地中华蜜蜂蜂群消灭,外来物种的引入对中蜂是最大的威胁。

本文标签: 中华蜜蜂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