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非洲猪瘟防控经验,非洲猪瘟如何防治

三农助农2022-06-11 22:32:21佚名

法国非洲猪瘟防控经验,非洲猪瘟如何防治

  非洲猪瘟3次“侵入”法国,均未造成较大影响。法国分辞于1964年、1967年、1977年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并且由于1960~1980年代非洲猪瘟疫情在西班牙持续,法国作为西班牙的邻国,长期濒临疫情传播的风险。然而,这三次疫情很快被控制,并未造成较大的影响。以1977年为例,法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1977、1978年法国的生猪存栏量同比分辞仅下降2.5%、0.8%,下降幅度显然小于疫情初期的西班牙、巴西等国。

  防控要点

  除了严厉的防控措施执行得力以外,三大因素导致法国防控的成效显著:

  地理环境:法国生猪养殖的区域集中在布列塔尼大区,年出栏量占比超过50%,养殖密度甚至高于国内河南等生猪养殖大省。该地区位于法国的西部,三濒临海,陆路传播途径相对较少。同时,比利牛斯山脉形成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天然屏障,一定程度上阻隔野猪的传播途径。

  生物安全水平:养殖场建设标准较高,在疫病防控、现代化等方面处于全球率先水平。

  产业链配套:法国屠宰业布局区域化显然,布列塔尼大区亦是主要的屠宰区域,该地区有年屠宰量100万头以上的屠宰场9个,屠宰量占全国的50%以上。产业链配套尽整,有效减少长距离的生猪调运。

  适度规模化利于疫病防控

  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适度规模化成为法国生猪产业的发展新方向。

  法国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从20世纪中叶开始,经历三个阶段:分散饲养、大规模化养殖、适度规模化。据《法国养猪业考察咀嚼》,目前法国的生猪养殖主体是家庭式专业农场,生产规模多集中在存栏规模150头~1000头母猪,其中近70%为自繁自养模式。

  适度规模化的主要优势在于对付环保压力、防控疫病等:欧洲生猪养殖的环保压力大,适度规模可以科学地计算牲畜和土地的配比,正确地断定载畜量,且粪污处理也相对简单;相对简单做到全进全出,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生产工艺的合理性请求;有利于疫情防控。

  伴随养殖的规模化进程,法国生猪生产效率持续提升。自1970年以来,法国母猪均匀PSY水平从16.4头上升到2015年的29.4头;母猪产仔间隔均匀天数从184天下降至约146天。

  产业链整合基本尽成,合作社是最主要的组织形式。

  法国生猪养殖规模化过程中,农业合作社起到决心性的作用,目前法国90%的猪肉由合作社生产。农业合作社是由农民创建并由他们管理的公司,经营范围从生产、收集、屠宰、首次加工到销售。四分之三的法国农民属于至少一个农业合作社。

  合作模式的优势在于汇集资金和投资、风险分担、增强农民经济实力和孤立性。目前,法国前2大猪肉生产商均为合伙企业。

本文标签: 法国  非洲猪瘟  防疫  养猪行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