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很多人这样说:北方人冬天取暖依靠的是暖气,南方人冬天依靠的是一身浩然正气。因为南北方的地区差异和新中国建立经济水平的落后,我国的供暖分界分布沿着秦岭淮河一带进行划分。其实鲜为人知的是,我们日常生活在建筑中,其实建筑也有自己的一套保暖系统,今天,我们将要同大家介绍外国建筑的保暖系统以及关于保暖政策的措施等等。
建筑供暖的中外差异以及建筑供暖的重要性
纵观世界各国的冬季取暖模式,还没有国家在冬天以地区划分供暖地界,甚至有些国家有的地区在夏天也会出现因气温骤降而十分寒冷的现象。所以在多数国家,政府和人民都有不止一种的冬季供暖政策,在多方式供暖,不同季节供暖的同时,注重环保也已经成为全球供暖的基础需要和常态化考虑。
目前对建筑取暖比较普遍的解决方法就是建筑节能,也就是节约建筑热能损失,方法很简单,那就是防护结构以保温。在我国北方很多企业钢架结构采用的墙体一般为聚苯乙烯泡沫夹芯板,一般都是使用的百毫米厚聚苯乙烯泡沫夹心彩钢板。这种彩钢板在我们日常十分常见,它们虽然导热系数小,但厚度非常薄,防风保温效果很不理想,凛冬将至,那么外国建筑具体是如何供暖呢?
日式建筑
比邻而居,樱花之国日本所经历的温暖凉月之季
日本没有全国性的供暖系统,所以想要取暖都需要自己在造房子时想一些办法。比如比较广泛应用的一种,由日本设计雪地房屋的设计师本间贵史创造的一种利用铝制隔热贴把房子从里到外包了个遍的方式,铝制隔热贴这种保暖神器在日本东北地区很是流行。
首先它可以加在房屋的任何一个角落,省时省力又十分实用。然而仅仅在内部使用粘贴铝制隔热贴,同我们使用暖气的方式保暖效果当然不可同日而语。这种情况下,日本人还会在活动的起居处铺上地垫来保暖,他们会用纸板作为第三层隔热层,垫在地板和地毯之间。这样热气完全是在屋内循环。
除此之外,他们保暖最关注的地方就是窗户了,房间内的热气有一半都是通过窗户流失。那么日本人到了冬天,就会在窗户上贴上一层具有装饰性质的隔热膜,并且在家中更换厚重的窗帘。
而日本人最具有特色的取暖方式非得属生火不可,你没听错,就是在房子里生火。据史料记载,早在日本战国时代他们就设有专门的火塘,那时日本建筑还更偏向于和氏。渐渐的到了现代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出现,火已经被火炉所取代。
电动发热器
现如今日本屋内更常用的是被炉,就是我们在看动漫时常见的那种一张正方形的矮桌,上面铺着棉被,桌子下面有电动发热器,通常是连着桌子结构装嵌着的,人们将身体放被炉,同时上身伏案工作进食的取暖方式。根据记载,在日本有一半以上的家庭到了冬天都用被炉取暖。这种取暖方式十分具有日本的特色。
高丽韩国的建筑—高气密性的建筑方式和内部保暖
冬天的韩国有了雪的覆盖,显得素雅,白色的东方夏威夷,应该有着别样的妩媚。在美丽之下,其实韩国的冬天是十分寒冷的,室外自动贩卖机中的饮料时常出现冻成冰块的现象,这对韩国建筑的保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韩国的房子建造过程大体是这样的: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表面抹平后,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进行保温,及时蓄水养护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造成温度裂缝。建筑建设非常注重气密性,利用韩国建筑行业的高超经验在建筑中下足了工程,然而韩国最重要的供暖装置另有玄机。
韩国建筑
我们在看韩剧的时候会发现,韩国人都会有打地铺的习惯,这是因为大部分人家里都装有地暖,地暖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是韩国生活风俗习惯的代表。对于韩国,房屋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将纳凉用的木板和谐的结合于地暖。这是韩国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韩式建筑,韩国人生活习惯的结合产物。学名叫做远红外碳素面状体发热板。
每年的十一月份左右,韩国的冬季供暖期便悄无声息的到来了,有了这样奇妙的末端地面辐射供暖系统,韩国人自然可以躺在凉爽的过厅木板上纳凉,冬天住在有暖炕的房间里取暖。同时经过上百年的发展,这样一套地面供暖系统已经可以算得上臻至纯熟,被广泛的应用到了世界各地。
地球的一侧,安宁的北欧—用装修风格和建筑材料度过凛冬将至
松软的皑皑白雪,覆盖广袤的北欧大地——从北部的山脉和森林,到点缀着湖泊的南部原野与海岸,在冬天一切都陷入了黑暗、洁白、寒冷和火炉之中。冬天的北欧各国要经历严寒甚至是极昼。瑞典乃至整个北欧的建筑保暖系统大概就是通过特殊的材料布局进行保暖。
另外通过内部的装修风格使整个房屋内部更加温馨宜居,居住在其中也就更具有人性化,更加温暖了。与此同时因为北欧先进的福利制度,他们的供暖方式往往是全面而具体的。
北欧冬季
面对结构复杂的建筑,比如校园的教学楼可采用墙壁四周悬挂散热器装置的供暖方式进行供暖,这样的供暖方式可以满足分批次分时段分重点地区以进行供暖。对于空旷厂房车间这种较为密闭,同时人员从事体力劳动的地区,可以试着采取横向热风幕方式进接上浮,保证温度的常态,可以低热量而持续不间断的供暖。
像家庭住宅办公室等小型住宅区域,可采用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室内空间,而且由于地热辐射区为人员活动区域,热辐射从下至上,传输热量损失较小,相对更为节能。
北欧地区多树,七成领土被森林覆盖,所以很大程度上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就使得人员居住起来更加贴近大自然,可以享受清新和舒适。这种利用建筑材料和贴近自然设计理念使得北欧的建筑有一种返璞归真之感,从内而外都是和谐自然,一体的美丽,居住于此心情也会很舒适。
同时,瑞典的农村建房受到维度及气候的影响,多是低矮的平房,这是因为这样的设置散热面积小。而且同样在偏远地区的农村平房,瑞典的建造理念,房屋布局与中国有不小的差异。北欧地区的国家冬天长,夏天短,后院的绿化只有几个月能欣赏,但一样精心打理,表达出的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他们还习惯于在室内安放壁橱式火炉,用于生活取暖,在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喝咖啡聊天,共享天伦之乐,早就将室外的寒冷忘的一干二净了。
壁橱式火炉
大洋彼岸的美国—用优质的供暖资源实现建筑室内的温暖
美国居民主要有两种居住方式—大城市的公寓以及小城镇的独立建筑,两种居住方式同时代表着的是两种不同的取暖方式,但殊途同归,美国以其丰富和优质的资源实现供暖。
大城市中的居民多住于公寓之中,采用电力供暖,通过家家户户放在单独隔间的自立式锅炉和热水炉控制温度制热,在纽约公寓必须要通过中央空调供暖,法律甚至规定室外空气温度低于十二度时保证室内温度达到二十度,否则房东就会面临罚款。
而小城镇中多是别墅这样的单独建筑,阁楼往往放置了天然气加热空气的装置,利用燃烧天然气加热空气再通过管道输送到每个屋子中实现供暖。有的家庭在地下室还设置有取暖锅炉,负责供热烧水,政府或者私人公司会负责运输取暖油,每周或每月通过屋外的输油管道输油,以保证一天二十四小时热水的提供。
美国乡村别墅
在保证居民的供暖的前提下,这些资源的利用价格都不菲。与此同时美国家庭建筑的玻璃和门窗大多采用双层甚至三层的装置,当然外国文化中的壁炉也占有很大的比重,但一般情况下美国只有在重大的节日,一家人团聚时才会燃起壁炉,与家人一同享受这样的美妙时刻,以保证室内温度的维持。
总结
从北到南,由比邻而居到大洋彼岸,在面对冬季的寒冷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建筑供暖系统,这其中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总结起来外国的供暖系统,在建筑的方式上都选择了保证建筑的气密性,防止热气的外泄和冷气的渗入,同时兼顾使用地暖,锅炉被炉等辅助取暖。
在保证温度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每个国家每种文化各具特色的文化和历史。在环保节能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清洁能源加热供暖,分时段分批次分情况的供暖系统以保证充分利用。值得一提的是装修风格也以小清新为主,让居民在室内体会到更多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