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验琴筒共振焦点区域。好琴声音要“捆得住”,意思是二胡琴筒共振必须形成一个焦点,否则其音散而无神、空而不实,高音虚、低音薄。琴皮振动发音后,声波沿琴筒口斜向喇叭口延长聚焦成棱锥状波形区域,棱锥状波形得长短根据喇叭口的斜度而变化,加上音槽的反射共鸣作用(椭圆琴没音槽),成为调节二胡高、低音平衡的关键要素。高音区(即下把位)在共振焦点区前移时音量大,音质实;在共振焦点区后移时音量小,音质薄。低音区(即上把位)恰恰相反。为兼顾高低音平衡,共振焦点区域的位置必须合理。经验证明,共振焦点为琴杆中轴线偏后一点为好。简单测定共振焦点区的方法是:试奏时左手感觉到琴杆、琴头、琴托有贯通的振动感,这表明共振焦点正好在琴杆的中轴线上,另外我们也可凭经验听出二胡的共振焦点区域。
2、避免“破竹篙效应”。一根竹篙完好无损时敲击起来其音“当当”响,一旦中间某一节或者篙头出现裂口破损现象,整个竹篙便会出现“咝咝”破音,究其原因是破损裂缝经过共振后波及竹篙而形成“破竹篙效应”。二胡的“破竹篙效应”现象,至今未被引起重视。在制作过程中,二胡的材料结构难免会出现自然和人为的缝隙,如被疏忽,则容易产生“破竹篙效应”。
3、注意个别音符发音不实的问题。发音不实是二胡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在琴皮厚、紧的高档琴上多见。在拉奏过程中,常出现个别音或者几个音出现明显发音不实的现象,发出类似泛音的效果,有人误以为是琴弓打滑,但真正原因是琴筒和琴皮的共振在某一音频协调欠缺,不能产生良好共鸣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