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三伏天是按农历计算,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三伏天之所以最热,是因为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
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三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入伏天后气候以高温、低压、湿度大、风速小为主,整个人仿佛置身巨大的蒸笼,闷热难耐。因为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入伏后昼夜温差小,容易休息不好,所以活动量不要太大;要注意夏季卫生,避免夏季传染病;伏天是食物霉变高发期,要注意食物保质、保鲜。外出时,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