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2022年高考考试时间及科目
时间:6月7日至10日
内容:包含了高考、选考、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职业技能理论考试等四项考试具体安排
防疫提醒
为确保考生和考务工作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高考考务和疫情防控要求,温州市对考点防疫物资配备、环境消杀、涉考人员防疫培训、防疫副主考配置等工作提前部署,广大考生考前请做好健康监测,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天气提醒
出门请及时关注天气带好雨具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注意及时补充适量水分,调整好心态
天气逐日预报:
06日(周一):多云 23~32℃
07日(周二):多云 22~34℃
08日(周三):多云,傍晚到夜里有中到大阵雨或雷雨 19~30℃
09日(周四):阴有大到暴雨 20~23℃
10日(周五):阴有时有阵雨 19~24℃
11日(周六):多云,夜里转阴有阵雨或雷雨 18~28℃
考前注意带好这些物品!同时,提前检查好考试用品,轻装上阵,必能马到成功
考前要准备好考试物品并进行试用,考生只准携带2B铅笔、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皮、小刀、空白垫纸板和透明笔袋等必要的文具用品进入考场,其他任何物品不准带入考场。
严禁携带手机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电子手环带等物品进入考场。考场内不得自行传递文具、用品等。
为了保障考生顺利赴考,高考期间,各位家长及考生需要注意避开交通繁忙路段,同时路过的司机切勿乱鸣笛!高考期间,文成县大峃镇体育场路鹤云大桥至消防救援大队红绿灯路口地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
文成公安交警大队高考期间求助热线:0577-59026560、0577-59026566
教育部发布重要提醒随着2022年高考临近,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发布2022年高考预警信息
,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组织高考作弊,属于严重违法
高考期间,常有不法分子在网上发布“助考”信息,宣称能为考生提供考试试题、答案。殊不知,在高考等国家教育考试中组织考生作弊,向考生提供试题、答案,出售、使用无线作弊器材等行为,都是严重违法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出售、使用无线作弊器材的”“向考生提供试题、答案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都属于违法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明确,对在高考、研考等国家教育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直接认定为“情节严重”行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替考不是捷径,而是一个“绝境”
为让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有的家长想尽各种办法,不惜花重金为孩子找“门路”,甚至找“枪手”给孩子替考。结果人财两空,后果非常严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都属于违法行为。而且,代替考试罪是典型的对向犯,刑法同时处罚考生和“枪手”双方行为人,且定罪和法定刑都相同。
心存侥幸带手机,考试作弊毁前程
现在智能手机使用已非常普遍,一些考生平时也经常使用智能手机搜题、翻译等功能来辅助学习、提高效率。但如果在考试中使用手机作弊,却是打错了算盘,聪明反被聪明误。
高考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明确规定,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信设备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认准官方标识,勿信“小道消息”
每年考前,网上都会有大量涉考信息传播,各种信息鱼龙混杂。一些个人或培训机构为吸引眼球,借机注册“山寨”公众账号,散布传播非官方来源的“小道消息”并以此谋取利益。
根据中央网信办《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任何机构或个人注册和使用的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不得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不得恶意假冒、仿冒或者盗用组织机构及他人公众账号生产发布信息内容,不得编造虚假信息,歪曲事实真相,误导社会公众。对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将依法依约严肃处置。
勿信虚假宣传,谨防上当受骗
考试“包过保过”、双倍提升、XX天速成,或有独家“内部资源”“命题专家”授课、保证“一次性通过”……这样的口号标语和招生广告,经常出现在各种考试培训机构的招生宣传当中,让不少家长信以为真,实则不同程度存在夸大宣传、虚构师资、价格欺诈、虚假广告等违规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确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二)明示或者暗示有相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三)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网络诈骗要辨别,高考答案不可购
每年都会有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或通信群中兜售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标榜“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惑信息,并以“预付订金”等名义要求用户先付款。还有的借传送“样题试卷”的名义向用户电脑或手机发送病毒,套取用户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的”,属于违法行为。
教育部公布2022年高考举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