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失去祖国还令人绝望:女孩以裸露为荣,宿醉醒来便沦为“货品”

文化历史2022-06-19 08:48:12佚名

比失去祖国还令人绝望:女孩以裸露为荣,宿醉醒来便沦为“货品”

苏联解体前,不少年轻人就把西方文化视为潮流,他们嫌苏维埃政府管得太宽;解体后,这些人也着实体验了一把彻彻底底的“自由”,只不过,这样的自由连美国人都感到害怕。


查看大图

美国有句话是这样讲的:只要法律不禁止,你想做啥都行。或许在许多人眼中,美国社会几乎代表着自由与开放。苏联则恰恰相反,当局一直牢牢地管控着社会,他们借助暴力手段消灭黑帮、色情和毒品交易等等,同时大搞教育建设,建立了严格的文化审查制度,诸如裸体、同性等绝不允许出现在电视节目中,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帮助年轻人塑造出正确积极的价值观。

然而,年轻人多少有些叛逆,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苏联社会发展停滞,经济崩溃生活资料匮乏,在不少“专家”的蛊惑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相信眼下错误的根本就在于苏联体制,它本身是一个冰冷的囚牢。苏联解体后,实权大佬们忙着把昔日的国家资产揣进自己口袋,成年人更关心如何在这场劫难中生存下去,年轻人则彻底失去了约束。无政府主义风靡一时,俄国青年把秩序崩塌后的混乱当成自由,他们像美国人那样三五成群地凑在街头无所事事,天黑后便聚在一起吸毒酗酒,在各种派对中享受着“自由”。俄罗斯的年轻人非但不以此为耻,反而将其称为“精神与肉体的解放运动”。


查看大图

在酒精和毒品的支配下,亢奋的年轻人忘乎所以。他们随意地跟陌生人发生关系,或是因一些琐事同对方打得头破血流。有不少人因此丢了性命,伤人者却不会受到法律制裁。根据老人们回忆:最初几年里,几乎每一个清晨,莫斯科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醉得不省人事、衣不蔽体的年轻人。市民们去倒个垃圾,常常会在垃圾堆里发现死去的弃婴。有些幸存的弃儿被好心人收养,然而贫穷无法让他们接受良好教育,结果当这些孩子长大后,他们只能靠从垃圾堆里捡拾残羹剩饭维生,一辈子都要忍受饥饿和贫困折磨。

在普通人眼中,彼时俄国的堕落是一个国家的不幸,但在黑帮眼中,这却是遍地黄金的市场。

黑帮肯定不是啥好东西,但当时的俄国青年将美国街头文化视为圭臬,居然也把加入黑帮视为一件十分光荣的事。除此之外,寡头们忙着分家产,软弱无能的叶利钦政府根本无法控制局面,不少失业者为了糊口,不得不向黑帮讨饭吃。因此在解体最初几年里,俄罗斯黑帮死灰复燃,进入了黄金发展期。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年轻人突然意识到,自己被黑帮当炮灰驱使了。他们被逼运毒,或是做一些其他危险的勾当。在黑帮眼里,这些毫无价值的工具人随时都可以“甩掉”。那段时期,每一个被遗弃在荒郊野外的汽油桶里,可能就藏着一个下场悲惨的青年。

根据资料:仅1995年,俄罗斯就有超过10万人死亡、伤残或是下落不明;平均每1000人里就有1人从事着非法勾当,而每5分钟就有一人死于非命。

最悲惨的莫过于女孩们。苏联解体后,昔日充满朝气的苏联女孩仿佛变了个人。她们迫不及待地穿上了梦寐以求的“潮流服装”,争先恐后地吸毒酗酒纹身,随便同陌生男孩发生关系,更是尽可能地穿得暴露来显示自己足够“潮流”。这个弱小的群体被罪犯们当成了“摇钱树”,他们等待着女孩们醉倒在街头,立刻将她们控制,方便日后卖给人贩子。女孩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永远失去了自由。她们也曾试图挣扎反抗,为了驯服这些女孩,罪犯们不惜毒打,或是通过肉体和精神上的虐待来让她们彻底绝望。即便是失踪女孩的家人报警,警察顶多也就例行公事地找两下——这样的案子实在太多,破案的希望渺茫,他们自知能为力便也听之任之了。


查看大图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着拐卖女孩,从东欧到西欧竟产生了一条“生产线”,甚至有不少年轻女孩自愿走上了这条路。俄罗斯并不是苏联解体过程中受害最深的国家,一些独立发展能力的边缘小国才是。例如摩尔多瓦,这个盛产名贵葡萄酒的东欧小国同样以美女多而闻名于世。由于过度依赖联盟的帮扶,苏联解体后,摩尔多瓦的经济迅速陷入崩溃,社会发展陷入停滞甚至是倒退,因无法接受教育,年轻人只能靠体力劳动换取微薄的薪水勉强糊口。摩尔多瓦陷入了这样的死循环中,国家前景黯淡令人看不到希望。2017年,摩尔多瓦的人均GDP约为2290美元,只达到中国的1/4多一点而已。

年轻漂亮的摩尔多瓦姑娘向往着光鲜的小资生活,因此,常有穿着体面的人在摩尔多瓦街头问女孩:你们想不想去巴黎或是罗马的高档餐厅去当服务员?不少女儿欣然答应,然而她们很快便会被控制,手机钱包被没收;歹徒们先用暴力摧毁她们的尊严,经过简单的“训练”后,条件好的女孩被卖到荷兰红灯区,差一点的则会在一些落后国家条件简陋的旅店中慢慢消磨掉青春。


查看大图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年轻姑娘莫名失踪,而这样一条罪恶的“生产线”,正是诞生于苏联解体后的“自由”之中。人们并非没有做过拯救这些女孩的尝试,然而令人难以相信的是,许多被好心人花重金赎走的姑娘居然主动“重操旧业”。原来,当她们满怀期待地回到家乡,看到阔别许久的家乡依旧像记忆中那样破败,而自己又身无长处又不愿从事体力活时,这些女孩便想起了她们在斯威格的生活。虽然尊严被践踏,但好歹来钱快,只要习惯了又何尝不是一种生活呢?如今,摩尔多瓦近1/10的女性都走上了这条道路,甚至有不少女孩主动要求入行——她们已经把它当成了一份工作。

俗话说得好:失去的才是最珍贵的。80年代末期,曾有美国记者在苏联做了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八成百姓对国家仍抱有期待,他们希望掌权者们能做些什么来拯救国家。与之相对的是,在精英阶层中,希望立刻改姓“资”的人竟占到了76.7%。刚解体那会儿,许多人恨不得往“红色巨人”的遗体上狠狠踢一脚,然而仅一年后,随着卢布疯狂贬值,俄罗斯通货膨胀率达到2501%,1万卢布只能买双好点的皮鞋,人们终于开始怀念苏联了。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俄国人跑到大街上,高声呼吁叶利钦政府恢复联盟,然而尘埃落定,一切都无法改变了。


查看大图

值得一提的是,仅1996年,俄罗斯经济方面的损失就相当于重打了两遍卫国战争。然而,比经济损失代价更大的是民众失去了信仰;更可怕的是,就连年轻人也对祖国产生怀疑,放弃了思考与抗争时,这个国家才真正陷入了绝望。

本文标签: 苏联  苏联解体  俄罗斯  黑帮  摩尔多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