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洪水冲出一中文石碑,内容让韩国人直呼耻辱,泼油漆毁碑

文化历史2022-08-04 09:25:54未知

韩国洪水冲出一中文石碑,内容让韩国人直呼耻辱,泼油漆毁碑

冯骥才有言:“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岁月常行,步履不停,历史已过,向来不言,时间物质,皆为见证,不曾说谎。

1963年,韩国受到洪水肆虐,人们的生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令人意外的是,洪水过去,一块刻有中文的石碑被冲了出来。许多人都知道,韩国在历史上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因此,在韩国的领土上发现刻有中文的石碑并不令人意外。

然而,看完上面的内容后,韩国人不仅不因为发现了文物而高兴,他们反而大呼耻辱,甚至有一些激进分子直接将油漆泼到了石碑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想要弄清事情的缘由,还得从清朝第一位皇帝,皇太极说起。1636年,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攻入朝鲜,发动丙子胡乱。不久之后,朝鲜战败,这场战争以朝鲜国成为清朝的藩属国告终,在朝鲜国的领土上,立下了一块大清皇帝功德碑。其一是为了彰显皇太极的威风,其二可以震慑朝鲜,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臣服于清朝。

两年之后,一块大清皇帝功德碑被成功立在了如今的首尔市内。这块功德碑高为5.7米、长为3.95米,宽为1.4米。石碑上除了刻有汉字,还有满文、蒙古文。石碑上的内容主要体现了清朝皇帝皇太极对朝鲜的“恩德”。


后来,由于战争原因,这块石碑逐渐被掩埋到了地下。随着石碑的掩埋,一段历史仿佛也被人们选择性的遗忘。直到1913年,功德碑被挖掘而出,重新被立了起来。转眼时间到了1956年,彼时世界已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可功德碑虽然躲过了战乱,但还是没有躲过韩国文教部的部长。在他看来,这块功德碑虽然不是近年来立下的,但它却是韩国耻辱的象征。就这样,一段时间过后,功德碑被再次掩埋入了地下。

但这块石碑的命运却并没有就此定型。1963年,韩国遭遇了一场突发的洪水,洪水过后,功德碑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线内。


在了解到石碑上的内容以及石碑的来历过后,一时之间,韩国民众纷纷直呼耻辱。在他们看来,自己国家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这是不太光彩的。

只是当时的韩国政府却并不这样想,在政府方面看来,这块石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当然,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这块石碑记录了他们民族的历史与耻辱,放在当下,具有很高的警示作用。因此,韩国当局将这块功德碑保护了起来。1983年,当时的韩国总统下令,将这块功德碑迁移到了别处,并在功德碑的附近修建了公园。


然而,谁也没想到,当时间跳转到2007年时,功德碑即将遭遇不幸。据悉,在2007年的一天,这块功德碑受到了韩国一些极端分子的破坏,他们将红色油漆带到了功德碑前,并用油漆在上面写了一些韩文,以此反抗这块石碑的存在。

不久之后,制造这起事端的韩国人被捕获,被捕时他还反复声明,他对这块功德碑多有不满,这块民族耻辱的象征之碑应当早日撤去。


后来,韩国方面还曾更改过这块功德碑的摆放位置。据悉,韩国当局还下令,将碑座之下的昔日朝鲜领袖仁祖向皇太极行礼的铜板撤去。或许韩国方面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缓和韩国民众的情绪。

文物身上总是承载了许多的历史,这块石碑同样如此。它记录了曾经大清帝国的强大以及历史中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关联。对于韩国人来说,这更是一块记录他们过往岁月的石碑,当然,它更是一块见证历史的珍贵文物。


虽然这块石碑上的内容所讲的是韩国曾经附属于清朝的历史,但历史早已过去,面对这块功德碑,韩国的一些民族主义者的反应未免太过于激烈。不得不说的是,假若民众一直对这件事情过分的在意,其实也间接地说明,在他们的心中,自己的国家还不够强大。因此,他们才会如此害怕。

历史如石头,饱经沧桑,却从来不曾言语。但每当我们将历史慢慢的剥开,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在一次次的发现中,在每一件珍贵的文物身上,历史就在那里,它不言语,更不消失。

参考资料:《国民早知道》

本文标签: 石碑  韩国  皇太极  清朝  耻辱  皇帝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