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5月27日:我国首批博士诞生

文化历史2022-08-09 20:16:36未知

1983年5月27日:我国首批博士诞生

1983年5月27日(农历1983年4月15日),我国首批博士诞生。

1983年2月2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大会。1982年6月16日,我国首次举行博士论文答辩会,马中骐、谢惠民、李尚志、赵林诚、白志东和冯玉琳等6人获得博士学位,除冯王琳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外,其余5人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这是我国自1981年1月1日正式实行学位制度以来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博士。我国从50年代开始,就试图建立学位制,因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和“文革”的干扰,一直未能实行。1976年,教育部和国务院科技干部局联合组织的学位小组,拟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草案)》,经审议修改,1980年2月15日由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讨论通过。学位制规定,我国设学士、硕士、博士3级学位。这些当时还看不出分量的名称后来却极大地规范了人才选拔制度。

1983年5月27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接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的首批博士,18名登上学术之巅的学子荣膺“金冕王冠”,五千年华夏古国终于诞生了第一代自己的博士。

博士建制最早是从欧洲中世纪开始的。意大利波伦那大学首创了博士学位,到20世纪,博士不仅仅意味着知识渊博,学识超群,而且更是各国高科技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现代化事业腾飞的源头。因此,各国都把博士做为国宝,比黄金还贵重。在奥地利,授予博士学位这天,皇帝(或总统)必御驾亲临,主持典礼,赠送镌刻国徽图案的荣誉戒指。在美国,仅为实现“阿波罗登月计划”,便耗资百亿美元,于20世纪60年代培养了17万名博士,以后更是以每年3万名之多均衡的发展。

中国博士建制步履维艰。为培养“通儒”(博士或硕士),晚清政府钦定章程,颁布律令,今年“大学院”,明年“通儒院”,但只是“议定”,不是夭折,便是昙花一现。直到1935年,国民党政府才公布《学位授予法》,形成研究生教育体系,然而直到14年后的1949年,授予博士学位仍是纸上谈兵。

解放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先于50年代初培养出了于敏、周光召等具有博士水平的研究生。当我国研究生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时,又逢“文化大革命”,这一初创事业被迫中断了12年。这期间,许多学子远离家园,乘桴出海,用中国人的勤奋,接受西方教育的陶冶,用中国人的智慧,获得了西方博士的头衔。在中国学子中有美国博士,也有英国博士,却唯独没有中国博士。

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同志宣布:中国也要建立学位制度。三个月后,我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标志着中国学位制度正式走上法制化轨道。为实施《条例》,迅速形成祖国博士精英队伍,党和政府殚jīng竭虑,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审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点和指导教师,在7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9个。

贫穷是中国的国情。每培养一个博士,耗资几万元。因此,即使是美国,在博士建制头5年(1875~1879),也仅授予了161个博士学位。但中国在第一个5年(1983—1988)中,博士却以每年翻番的数量涌现在祖国各地。据国家教委统计:我国在1988年一年所授予的博士已达1700人,首次超过同期从国外学成归来的博士,在祖国学位制度史上树起了一座辉煌的里程碑。1983年10月19日,我国首次培养出了第一批文科博士。至此,我国的学位制度全面趋于完善、成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