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5月26日:中国首次成功发射地对地中程导弹

文化历史2022-08-09 20:16:52佚名

1967年5月26日:中国首次成功发射地对地中程导弹

1967年5月26日(农历1967年4月18日),中国首次成功发射地对地中程导弹。

1967年5月26日,中国首次成功发射地对地中程导弹。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发展新兴的导弹事业,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地地战略、战术导弹,已从液体到固体,从近程到洲际,从陆上发射到水下潜艇发射,从固定阵地发射到机动隐蔽发射,拥有了有效的核威慑力量和防御反击力量。

防空导弹已形成了高空、中低空、低空、超低空等地空导弹系列,拥有了不同发射方式、攻击不同空域的防空装备体系;飞航导弹形成了岸舰、船舰、空舰、潜舰等海防导弹系列,具备了抗登陆、封锁重要海域和近海作战的能力。我国各类导弹已形成完整配套的武器系统,极大地增强了国防实力,为国家的领土、领空、领海筑起了坚固的钢铁屏障,成为巩固国防、保卫祖国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国的地地弹道式导弹技术从仿制苏联的P-2近程导弹起步。这种代号1059的近程导弹,后来被命名为“东风一号”。它的火箭发动机采用液氧和酒精作推进剂,控制系统采用惯性和无线电横偏校正的混合制导方式。1960年11月5日,第一枚东风一号近程地地导弹一举发射成功,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液体弹道式导弹。自1960年开始,我国在仿制近程导弹的基础上,开始研制“东风二号”中近程液体弹道式导弹。主要攻关项目是:提高发动机的推力和比推力并延长工作时间40%,将液氧箱由双层结构改为单层结构,尾段则由收敛型的钢结构改为圆柱形的铝合金结构等。

导弹的总体布局、控制系统和地面设备与东风一号大体相同。我国自行设计及研制的东风二号中近程导弹经过一次发射失败后,于1964年6月29日首次飞行试验成功。随后进行的多次试验均获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的导弹走上了自主研制的道路。

1964年,我国制定了“八年四弹”规划,即从1965年到1972年完成从中近程到远程4个地地导弹型号的研制任务。1965年决定对东风二号导弹进行改进,增加20%的射程,用于载原子弹头的“两弹结合”试验。经过改进设计的东风二号甲导弹于1966年10月27日进行了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导弹腾空飞起,准确飞向落区并实现了核爆炸。

从此,我国拥有了自己的导弹核武器,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地位。1965年,我国开始研制“东风三号”中程地地导弹,1967年5月26日和6月10日两次发射试验取得成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