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两国军队为争夺凡尔登筑垒地域于1916年2月21日至12月18日进行的各次战斗的总称,是一场典型的阵地消耗战。
此役历时约10个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在300余天的作战中,德、法两军先后投入凡尔登战区的兵力,德军约为50个师60万人,法军约为65个师80万人。双方伤亡近100万人。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第3个年头。德军新任参谋总长法金汉将军决心在法国战线上大举进攻,以打破西欧战场的胶着状态。经过分析,德军将进攻矛头指向凡尔登。凡尔登是法国东北部默兹河畔的一座小城镇,距法德边境50公里左右,是法国首都巴黎的东北门户,是双方必争之地。
法军凡尔登筑垒地域有四道防御阵地,前三道为野战防御阵地,第4道是由要塞永备工事和两个筑垒地带构成的坚固阵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法第3集团军(辖11个师,630余门火炮,由埃尔将军指挥;后增至69个师,约占法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5个师防守凡尔登以北地区,3个师防守凡尔登以东和东南地区,另3个师作为预备队。法军凡尔登地区作战总指挥是总司令霞飞,后由贝当担任。
德军统帅部计划在1916年2月发起代号“处决地”的行动计划,由德国皇太子威廉指挥第5集团军(17个师约20万人,火炮1204门、飞机168架,后增至50个师约60万人,约占西线德军总兵力的一半)攻占凡尔登地域。
凡尔登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双方在凡尔登城下,默兹河两岸的厮杀中,总计死伤约100万人,其中德军损失45万人,法军损失55万人,凡尔登战场因此有“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之称。
凡尔登战役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国也从此逐步走向失败。战役中,法军野战工事与永备工事相结合组织防御的经验,成为大战后世界各国修建要塞工事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