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发迹的时代条件,主要有两点。一点是这时期总的经济发展形势向企业经营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另一点是石油业的兴起及其特殊性有助于资本集中和大规模石油企业的形成。19世纪下半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和美国工业化进入全面完成的时期。
这时出现了重化工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大规模生产,此类生产要求有广阔的市场,持续不断的原材料来源,同时需要各生产环节及生产与原料、运输、销售间建立起紧密联系,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连续性、稳定性。这些情况在客观上迫使企业家追求规模效益,减少不必要的竞争,探索大规模生产和产、供、销一体化的管理方法。
曾有学者这样指出:“工厂制度在不同工业部门中的传播,起决定作用的是关键性的机器或方法的发明。比如,运输鲜肉的冷藏车的完善,使扩大市场、增进肉类工业运转的最佳规模、并在该部门创立工厂组织制度成为必要”。简言之,这时科学技术全面飞跃的各种前提已经成熟,而科技的发展又为生产的全面飞跃提供了可能性,从而使企业制度的创新成为大趋势。
与以上客观要求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当时的产业部门(铁路除外)大多是小、乱、差,新兴工业如石油业特别如此。1859年宾夕法尼亚州泰特斯维尔钻出美国第一口油井时,成千上万的人像十年前旧金山发现金矿一样涌入这个荒凉的小镇,几乎每天都涌现出一批大大小小的炼油厂。洛克菲勒受克利夫兰商人委托,前往油区考察,开始时他对那儿的印象是“一片混乱,乌烟瘴气”,他甚至没想到要向石油业投资。不久后,他向石油业投资时,改变这种小、乱、差的情况马上成为他的基本追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石油工业的兴起及其特殊性是洛克菲勒发迹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这一方面是指石油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9世纪中期以来,点灯用的鲸油的供应日益减少,而随着工业化进程,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在室内进行,收入的提高和交际的频繁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阅读书报,人们于是越来越需要新的照明材料,石油一度成为满足这种需要的最重要的产品。
19世纪末,当电灯渐渐取代石油成为照明的主要工具时,内燃机、汽车的发明,加上润滑油、凡士林等石油副产品的发明,把石油业推向新的高潮。另一方面是指石油业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很容易走向垄断。这是因为石油是一种并非到处都存在的自然资源,抽上来就有价值,要钱用的人们可以不顾市场需求而疯狂地抽取。美国石油业兴起的第一年,即1859年,每桶原油卖20美元,第二年跌至9.6美元,第三年只有5角2分,最低时只卖到一角钱。
而且,由于净化原油是一道简单、容易的工序,起初利润极大,所以卖肉的、烤面包的、做蜡烛的都开始炼油。不久,供过于求的情况就变得很严重。简言之,石油是一种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资源,石油生产的无计划性又特别厉害,为了控制这种资源,为了市场供求相对稳定,一定程度的垄断不可避免。洛克菲勒最早建立托拉斯与石油业的这种特殊性也是分不开的。
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构成了洛克菲勒发迹的主要经济背景。当然,他的发迹还有其他方面的背景,比如文化上的背景也很重要,这就是通常讲的新教伦理,或笼统而言的美国精神。它主要指:(1)拼命赚钱与合理用钱相结合。即为赚钱常废寝忘餐,私生活却相对简单,实际上往往没有时间去考虑。(2)强烈的成就感与冷酷无情相结合。
不冷酷无情就不可能在许多人破产的基础上发财,但发财又不全是为了过得花天酒地,而是为了向世界证明自己的能力,拿宗教的话讲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3)严格讲求信用与尔虞我诈相结合。尔虞我诈是市场机制不完善时的家常便饭,但言而有信又是企业家在工商界站住脚跟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