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进洞房后一般都有什么讲究规矩?

文化历史2022-08-19 17:38:00佚名

古代皇帝进洞房后一般都有什么讲究规矩?

  在古代,洞房花烛夜是人生四大喜事之首,尤其是在自由恋爱极为稀缺和以孝为先的古代,结婚其实就是彼此了解的开端,也是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大事。

  不过,古代新婚夫妇结婚用的房屋不叫“洞房”,而叫“青庐”。

古代皇帝进洞房后一般都有什么讲究规矩?

  在中学课文《孔雀东南飞》里,就有关于青庐的记载:“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这里的青庐就是青年男女举行婚礼的房舍。

  民间传说中,还有一段颇为有趣的小故事,提到了“青庐”。说曹操年轻的时候,和袁绍的关系很铁,两人经常相约一道游玩。一日,两人路过一个新婚现场,见新娘貌美如花,便打起了歪主意,大喊“捉贼”,故意制造混乱,把“青庐”里的人全部引了出来,两人乘机劫走了新娘。当然,这只是一个野史,不过,以曹操的秉性,这样的事,是有可能干出来的。

  从东汉至唐初,结婚都在用青布搭成的简易帐篷里进行的。当然,青庐的选址必须图个吉利,一般都会设在住宅西南角的“吉地”所在,下轿的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走过,最后进入青庐。

  在《酉阳杂俎·礼异》中载:“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于此交拜。”

  古代除了把婚房称作“青庐”外,有时还把结婚也称作“青庐”。即便到了现代,也有人把“青庐”指代结婚。郭沫若的《卓文君》里有这么一句话:“司马长卿名扬四海,如今尚未青庐。”

  那么,古时候的“洞房”又叫什么呢?

  “洞房”在唐代以前并不是指新婚夫妇的婚房,而是指宫廷中豪华而又幽深的居室。《楚辞》中有这样的描述:“姱容修态,絚洞房些。”司马相如在《长门赋》中描写失宠的陈皇后时,也提到了“洞房”一词,“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

  即便在北周时期的《三和咏舞》已出现了“洞房花烛”的记载,但“洞房”仍然不表示婚房,“洞房花烛明,燕馀双舞轻”。

古代皇帝进洞房后一般都有什么讲究规矩?

  唐代以后,“洞房”才逐渐演变为新婚夫妻的婚房。朱庆馀在《近试上张籍水部》中有这样的诗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刘禹锡的《苦雨行》中有“洞房有明烛,无乃鼾且歌”。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在《容斋随笔》中,留下了后人广为熟知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名句。

  直到此时,“洞房”一词才真正成为新婚夫妇婚房之意。

  有关古代洞房的趣事有很多。民间的闹洞房的场景也花样百出,让人忍俊不禁,广为人知。不过,很多人对帝王洞房的过程却相对陌生。其实,帝王的洞房也是非常有趣的。

  当然了,皇帝的洞房肯定是不能闹的。不过,这并不表示皇帝的洞房就能不受打搅地随心所欲,其中还有很多的繁文缛节是免不了的。

  那么,皇帝入洞房后会做些什么呢?

  《新唐书》记载,帝王洞房后要先祭拜神灵,向皇天后土,历代祖宗敬告,同时表达敬意。这种既定的祭拜活动会,一直持续到婚后几天。每祭拜一次,帝王夫妇俩都会同桌吃饭,以便加深感情。

  祭拜活动完成后,还得举行“合卺礼”。所谓“合卺”,本意是把剖开的瓠合为一体,古时多用之盛酒。在行“合卺礼”时,帝王夫妇会把各自瓠内的酒掺和到一起共饮。从这层意义上讲,帝王夫妇的“合卺礼”,实际上就是民间的“交杯酒”。

古代皇帝进洞房后一般都有什么讲究规矩?

  清朝时期帝王的洞房仪式又有些许不同。因为清帝王是满族,还会举行一些独特的礼节。如由萨满教巫师主持的跨火盆、祭神灵等民族仪式。当然,内务府还会给帝王夫妇献上装有“子孙饽饽”的水饺,象征子孙绵延,万世昌盛。

  “合卺礼”结束后,司仪会高声奏道:“礼毕,兴,帝、后俱兴。”皇帝由贴身太监伺候着入洞房,“释冕服,御常服”。皇后则由“尚宫引其入幄,脱服”,等待皇帝的到来。

  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对洞房的过程有着详尽的描述:“按着传统,皇帝和皇后新婚第一夜,要在坤宁宫里的一间不到十米见方的喜房里度过。这间房子没有什么陈设,炕就占去了四分之一,除了地皮,全部涂成了红色。进入这间一片暗红色的屋子里,我觉得很憋气。新娘子坐在炕上,低着头,我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感到很不自在, 坐也不是, 站也不是。我觉得还是养心殿好,便打开门回来了。”

  直到现在,故宫里依然保留着当初清帝王大婚时洞房的陈设,巨大的双“喜”字大宫灯和大红色“喜”字的木影壁,述说着帝王洞房的气派和奢华。

  由此可见,帝王的洞房远没有老百姓的喜庆和随和,显得庄重而呆板。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