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曾经说过“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国家的利益远远高于个人家庭所承载的那份情感,当一个国家处于战乱时,国家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便上升为军与民的关系。
我们出生在一个国家,接受着国家的历史文化的蕴染,我们是这个国家的公民;当国家处于战乱时,人们为了保卫国家毅然决然地参军,那他的身份既是军、又是民;我们既要保卫国,又要保卫家。
当一个人的军民身份发生冲突时,将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斯大林在长子被德军俘虏后,枪毙舅舅、舅妈、并逮捕儿媳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国家的利益至高无上。
斯大林成就政治宏图
斯大林生于1878年12月18日,曾是苏联执政时间最长也是最高的领导人,对二十世纪的苏联与世界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21世纪俄罗斯电视台曾经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一次评价俄罗斯历史伟人活动,在这次评价当中斯大林高居历史第三,彰显个人国家领导魅力。
当人们谈论起斯大林,最先想到的必然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正是这场战争的胜利,才引导着苏俄与德军之间战争的胜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之后,更是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和美国并肩成为世界两大超级大国。
“我志当存高远”斯大林宁愿为国家利益牺牲小我,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政治抱负,是为了改变整个苏联的局面,更是为了全体苏联人民的命运。
雅科夫出生于斯大林故乡第比利斯,他是斯大林与第一任妻子所生,他的幼年并非是和斯大林生活,此时的斯大林正忙着革命,在当时已经展现出为国奉献的伟大梦想,也成为后来雅科夫牺牲的前兆。
雅科夫因自小未曾和斯大林一起生活,对斯大林的情感浅淡,在斯大林将他接回身边生活后,平时父子俩也很少交流,也使得斯大林并不喜爱雅科夫这个长子。
在卫国战争中,小儿子瓦西里已经是苏联空军的副参谋,而长子雅科夫在建筑学院工作期间,既没有升官也没有发财,直到卫国战争爆发后才参军上前线。
斯大林对自己对家人的要求都极为严格,对身边的人有极强的控制欲,他将雅科夫送到各个学院进修,在雅科夫青年时期已经设定了其人生规划。
雅科夫喜欢上了一个犹太姑娘,在告知斯大林要将其娶为妻子后,斯大林毅然决然地反对二人的交往,但雅科夫并没有遵循父亲的意志,而后自己搬出去住并与犹太姑娘结婚。
1941年6月23日,德军入侵苏联的第二天,雅科夫辞别父亲,奔向了与德军战争的前线。
奔赴战区前,斯大林并未见雅科夫,只是让人传话说了一句“去吧,好好打仗”。父亲的冷漠并未让雅科夫沮丧,相反他对未来充满信心,认为战争最终会胜利。
同年的7月11日,苏联红军和德国军队在莫斯科的郊外展开了一场规模较大的战斗,双方伤亡惨重,在战斗结束后的一个月苏联军官发现雅科夫被俘。
雅科夫被俘的此次战役中德国军队包围苏联第十六集团军,此次战役中苏联红军死伤29万人,其中6700人失踪,损失飞机1176架,坦克1685辆,大炮11780门。
希特勒德军得知雅科夫被俘后,与斯大林提出交易愿以德军元帅互换人质,同时挑唆雅科夫与斯大林的父子情感,谋求在国家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斯大林收到消息后坚决地回绝这个不合理的交易,并说出凝聚自己强大信念的名句“我绝不拿士兵去换元帅”,深刻体现出斯大林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坚定的理想信念。
当雅科夫知晓希特勒与自己父亲的交易后,为自己父亲选择国家利益的行为感到高兴,自身清楚个人的性命与苏联整个国家的前途相比,显得多么的微不足道。
艰难抉择,勇担国运
雅科夫被俘虏后,对待德国人的态度是毫不妥协的,他无时无刻为苏联的国家利益着想,他坚信最后会取得胜利。
在吕贝克奥弗拉格克斯集中营期中,雅科夫与其他国家的战俘结下了深刻的友谊,并向他们强调自己是苏联的子民,是苏联的士兵,苏联与德军的战争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取得胜利。
希特勒之后做出更加阴险的举动,他命人伪造雅科夫的字迹,在本国《人民观察报》刊登了雅科夫的投降信,在信中断绝与斯大林的父子关系,并称苏联军队的抵抗是无用的。
德军报纸中拟造雅科夫的投降信连同雅科夫的照片一同排版印刷,制成宣传单成吨成吨地投放在苏德的边境,将报纸送到每一位前线的战士,以此动摇苏联红军的军心。
当时德国希特勒放出狂言,三个月灭亡苏联,在宣传单的末尾还加了一句,你们最高领袖的儿子都投降,你们为什么还要做无畏的抵抗。
投降信中的内容以及雅科夫的照片,苏联军队的士兵不得不相信雅科夫已经叛变,投靠德军。
连雅科夫在内的几万人被德军俘虏,同时投降信的出现使得苏联军队士气低迷,为改变军队现状斯大林颁布一系列政策,“为德军俘虏,凡投降者,家人受到株连,皆以叛国罪处罚”。
苏联军队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整个国家命悬一线,斯大林不会因为一封投降信而放弃抵抗,以此来换取雅科夫的性命,这是一个政治家的决绝,也是一个领导人的魄力。
斯大林他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将抚养雅科夫的舅舅和舅母定罪为叛徒,在军中执行枪决,同时将儿媳尤利娅逮捕入狱。
斯大林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后,第一时间稳固苏联军队的军心,苏联士兵见证了斯大林的公正不阿,军队的团结也为苏联夺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做出了铺垫。
德军收到斯大林处决雅科夫双亲的消息后,将消息带给了身在集中营的雅科夫,让其确认自己的舅舅,舅母死亡,自己的妻子也被父亲囚禁。
此时的雅科夫万念俱灰,他明白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作为德军的人质,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逃离集中营的希望很渺茫,感叹自己最亲近的人也落到了如此下场。
雅科夫明白自己的命运,不再与其抗争,他丧失了对生的希望,只寄希望于苏联夺取最后的胜利,父亲斯大林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1943年4月14日雅科夫在集中营中触高压电网自杀,自此斯大林长子雅科夫的一生结束,他的一生并无传奇色彩,临死前受到德军俘虏,自己最亲近的人也相继遇难,所谓坎坷曲折。
传奇一生,功大于过
斯大林在自己的铁血手腕之下,带领着苏联军队打败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跻身于世界超级大国。
在世界获得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之后,斯大林转头朝向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他取消了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将国家的经济发展带动成为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把苏联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国家工业实力大大加强,能够制造出加快苏联工业化和军事化的机器,提升了国家的整体实力。
同时确立农业集体化方针,把小农经济合并成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苏联的农业与工业相辅相成,国家整体实力快速提升。
斯大林也曾含有硬汉柔情,在雅科夫被德军俘虏后,相继派出多组潜伏在德军的秘密人员打探情况,试图营救雅科夫。
在连续丧失多组苏联间谍的性命之后,作为父亲,斯大林也无奈放弃雅科夫的救援行动,得知雅科夫在德军集中营死亡的消息后,释放其妻子尤利娅并与孩子相团聚。
不可否认的是,斯大林为了实现个人的政治抱负,牺牲了自己孩子和亲人的性命,换取的是苏联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
当一个人成为国家的领袖,将国家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时,他已经放弃了一切,他所获取的不再是物质上的财富,是精神上的巨大能量。
或许有人可以夸下海口,自己可以为国家,为个人的抱负而不断奋斗,乃至付出自己的时间,付出自己的精力。
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在着手编纂时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本想自杀,但想到自己理想尚未完成,忍辱负重18年终成《史记》。
在普通人当中,谁又能将一件事坚持18年之久,谁又能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18年,在如此艰苦的环境和残酷的刑法之下,谁又能为理想奉献着自己最后的能力。
斯大林称的上一代枭雄,正如我国历史人物曹操一般,是江山,是个人的人生信仰成为其前进的重要源泉,“宁愿我负天下人,宁叫天下人负我”。
在希特勒希望以雅科夫与德军元帅的交易当中,斯大林做出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豪赌,赌上自己长子的性命,来换取苏联整个国家的胜利,来换取满足自己的人生道路。
斯大林的成功不仅是自身对理想对信仰的坚持,更是面对艰难选择时的果敢与狠辣,正是这些因素的集合,才促使斯大林一步步迈向成功的顶端。
将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放置在一条未知路上,斯大林所拥有的勇气和战略眼光是平常人所难拥有的,这也进一步验证了为何斯大林在俄罗斯选举最有影响力的人时获得较高的名次。
马克思曾对一个人的价值给出明确的定义,“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根本尺度在于这个人做的事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否顺应历史前进的趋势”,显然斯大林拥有极高的社会价值。
优秀的历史人物能够改变局部的事物发展趋势,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在优秀领导人斯大林指挥下,牺牲个人利益,改变了战局,更是改变了整个世界。
斯大林的历史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展现个人的功与过,在面对历史的发展,他能够正视历史,适应历史的发展潮流,为世界做出巨大的贡献。
我们得承认斯大林对争取和维护社会主义的固有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得承认他毫无理由地杀害千千万万无辜者的错误和罪行。
1940年4月至5月,苏联秘密警察机关内务人民委员部在批准下,对被俘的波兰战俘、知识分子、公职人员进行惨无人道的杀害,这一事件叫做“卡廷事件”。
雅科夫的牺牲,以及舅舅,舅妈被处以枪决都再一次展示出斯大林站在政治角度对待人民生命的漠视,这也体现政治家斯大林的残酷之心理,手段之凌厉。
斯大林在政治上拥有着超越任何人和任何国家机构的权力,不受公民的监督,他在政治上享受着无限的权利,随心所欲的实施着自己伟大政治抱负。
斯大林拥有权力的同时,失去了自己的亲情,在他自己看来只有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斯大林创建的国家模式关键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原则,以个人意志取代社会主义的民主集中制。
与列宁相比,斯大林缺少了进行正确探索社会主义的天分,但与普通的社会主义公民相比,斯大林却强得太多。
在整个世界,从古至今,能够为自己的信仰做出如此牺牲的人,斯大林绝对位列前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斯大林他的一生是为自己的抱负,是为全体苏联人民,尽管在某些事情上手段失去温情,但对于整个世界的贡献,功大于过,他的历史成就值得人们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