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简史:从崛起到崩溃 大秦帝国兴衰史

文化历史2022-09-02 07:07:28未知

大秦帝国简史:从崛起到崩溃 大秦帝国兴衰史

西方将中国称为China就是“秦”的发音。“秦”进入波斯语系成了Chin,进入阿拉伯语系成了Sin。进入印度各语系,成了Cina,最后演变成为今天的China。

秦统一中国只有十五年,而且这十五年基本上放弃了贸易,以秦为中国的代称,只能说,在秦统一之前,就已经通过贸易而被中亚、西亚甚至是欧洲熟知了。

秦人被中原各国所鄙视,并非是因为秦人没有文化,而是因为秦人继承的商朝文化杂糅了欧亚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迥异于周人的文化。

这种没有归属的感觉,强烈刺激了秦人,他们决定迁徙,开始招揽中原地区的人才为己所用,这是秦国崛起的根基所在。南宋的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有精准的论述:

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如齐之田忌,田婴、田文,韩之公仲、公叔,赵之奉阳、平原君,魏王至以太子为相。独秦不然,其始与之谋国以开霸业者,魏人公孙鞅也。其他若楼缓赵人,张仪、魏冉、范雎皆魏人,蔡泽燕人,吕不韦韩人,李斯楚人,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办也。燕昭王任郭隗、剧辛、乐毅,几灭强齐,辛、毅皆赵人也。楚悼王任吴起为相,诸候患楚之强,盖卫人也。

遗憾的是,洪迈只是论述了现象,却没有推导出结论:由官僚构成的行政组织的效率远远高于依靠血缘关系构成的组织。

这种官僚系统的利弊也是同时存在的,君主与官僚组织既是从属的上下级关系,也是权力相互侵犯的关系。于是这就导致了秦以后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规律:强势的君主上台,官僚组织便是非常好的工具,成就一番宏图伟业,推向极端,就成为暴君,国家土崩瓦解;弱势的君主上台,官僚系统凭借自身的韧性继续维持,推到极端,君主成为傀儡,国家军阀混战。

秦自秦孝公开始,连续几代都是强势的君主,最终吞并了天下。然而有一个问题出现了,中原地区来到秦国的人很多,为何秦孝公重用了公孙鞅?为什么公孙鞅提出了多条建议,最终秦孝公采用了霸道呢?

这与秦国的现实是分不开的。秦国是一个弱国,却不是一个穷国,富而不强才是秦国的特点。有人或许会问,有这样的国家吗?当然有,最显著的例子就是15世纪的意大利。

15世纪的意大利是整个欧洲文化的风向标,吸引着整个欧洲的目光,经济上更是不可一世。仅仅威尼斯一个地方,财政收入就超过160万杜加,这是什么概念?

当时正处于查理六世统治下的法兰西王国,人口是威尼斯的十倍,可财政收入仅仅是威尼斯的百分之六十,如果加上意大利的其他城邦,富裕程度令人瞠目结舌。

然而,如此富裕的国度,到了15世纪末,16世纪初,遭遇到西班牙和法兰西入侵之后,却没有能力赶走入侵者。基于这一背景,生活于这一时期的马基雅维利,才会写出令西方世界恐惧的君主论,提出没有武力作为后盾就会被毁灭的观点。

秦国此时的境况和意大利相比,有很多类似之处,虽然国家没有遭受大规模入侵,但是强敌环伺,处于极大的生存压力之下。

秦国的正北方是义渠部落,他们原本只是散落于关中山谷丛林之中的部落之一,后来吞并了周边部落,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势力,他们居无定所,飘忽不定,时常对秦国进行侵扰,曾经一度到达渭河流域。

秦国的正东方是魏国。魏国是战国时期崛起的首个国家,崛起后连年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之后,魏国在黄河西岸修筑了长城,这一人工军事工事,魏国进可攻,退可守,令秦国十分头疼。

秦国的危机不止于此,在它的东南方是强盛的楚国。一旦秦国遭遇袭击,楚国便会渡过丹水,挺进武关,攻击秦国的背部,捞取相应的好处。

秦国唯一安全的地方是西北方,西北通过萧关后进入河西走廊,是秦国经济的命脉,然而,正是由于贸易给秦国带来的富庶,才引来了周边国家以及部落前来掠取资源。

秦孝公的时代,山东六国基本上都已经变法图强,实际上秦国对于强盛之路已经有了模板可以效仿,那就是西方波斯帝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贸易交流的是物质,却在不经意间传播了文化和制度。秦人了解到波斯帝国的制度之后,想要着手模仿,却无从下手,公孙鞅的到来,不过是为秦国富强计划制定了细节,与秦孝公的既定路线一拍即合。后来公孙鞅被杀,他改革作为遗产却在秦国保留了下来。

公孙鞅的变法,总结起来便是国家垄断资源,不论是农业还是商业,然后由国家根据功劳来赏赐。原本的个体商户和自由农被摧毁,成为国家垄断下的编户齐民。

公孙鞅的变法在做大蛋糕的同时,也拿走了贵族的蛋糕。这样一来,也就没他的悲剧埋下了祸根。即便如此,公孙鞅死后,他改革作为遗产也在秦国保留了下来。所以直到秦始皇之前,国家的资源掌握在国家、少量的大贵族和依附于国家的商人手中。

秦统一六国之后,废除了分封制,立马将中央集权式的官僚系统推行到了全国,以便于国家可以高效率、大范围地执行任何任务。

秦始皇在位时期中国的人口数目是多少,仍旧没有确切的研究结果,大部分人认为是两千万。这时候官僚系统的优势更加凸显出来。

北筑长城调用民力40万,南戍五岭征调民力50万,修建秦始皇的陵寝以及阿房宫又征调民力70万,这些还只是有确切记载的数字。记载不明确的大型工事更是比比皆是,全国之内修筑驰道,徐福出海建造的船只,兵马俑的烧制,以及秦始皇每次巡幸天下时候的耗费人力和物力,更是难以想象。

秦二世继位之后,为了宣扬自己的合法性,效仿秦始皇巡幸了天下。回到咸阳,秦二世在赵高的建议下,剪除了威胁自己权力地位的兄长和大臣,继续修建尚未完工的阿房宫。所谓阿房宫,并不是宫殿的名字,而是宏伟宫殿的意思,秦始皇原计划宫殿建成之后再取名字。

秦二世又下令从民间挑选了五万名精壮青年驻守咸阳,并要求他们熟练射箭,保护自己的安全。为了满足享乐,秦二世要求在宫廷中饲养玩赏的狗马禽兽。

人和牲畜每天消耗大量的粮食,预计咸阳仓里的粮食不够用,就从郡县征调粮食送往咸阳,这些粮食运输人员的用度都要求自己解决。解决的办法无他,向平民横征暴敛而已。

秦王朝的暴政,最终将自己推向了亡国的深渊。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