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历史常识里,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从战国到满清的灭亡(1911年)这段时间,中国属于封建社会。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封建”的含义,以为古旧的就是封建。
封建的含义:
封建是一种制度,而不是某个历史时期。
封建的意思是:封邦建国。
封就是封邦,建就是建国,这是封建的本义。
封,就是“爵诸侯之土”,意思就是分封诸侯一片领土,怎么封呢?
具体做法就是在边境线上挖沟,叫“封沟”。
挖起来的土分别堆在两边高高的隆起,叫“封土”。
土堆上再种树,叫“封树”。种树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固隆起的封土,同时也使得疆界更清晰易见。
建,就是“建国”。包括三个内容:授土、授民、授爵(包括国名)。
授土:诸侯分封到哪一方,就取中央指向哪一方的土,在掺合代表中央的黄土,用白茅包裹好,由天子交到诸侯手里。
授民:本族臣僚、殷商遗民(部分诸侯国没有),以及封地原居民,天子宣布该诸侯拥有对这些人的统治权。
授爵:就是被分封的诸侯论功行赏,按等级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封地的大小以及人口的多少,完全按这个等级排列。这就是真“封建”。
武王伐纣,推翻了殷商,建立了周朝,周天子拥有的就是天下,这时候开始把有功之臣论功行赏,大搞“封建”,周天子把全天下大大小小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实很多诸侯的大小也就等同如今的一个县甚至更小)。这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封建社会”。
诸侯,意思就是:诸多的侯国。诸侯的第二代以后的国君由原国君的嫡长子继承,代代相传,周天子无权干涉。
所以,西周的时候,只有一个天子,就是“周天子”,其他的都是诸侯。能够称“王”的只有天子一人。诸侯的国君不能称王,只能称爵位(公、侯、伯、子、男)。如什么:宋襄公、秦穆公、齐桓公等等
在封建制度之下,天子只能命令附属国国君,但是不可以命令附属国的其他官员,也就是说: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后来到了东周(也就是战国时期),诸侯们都开始不服从中央(周天子),纷纷称王争霸,没把天子放在眼里了(如:楚庄王、魏文王、赵武灵王等),周朝封建制度名存实亡。
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就把周朝的封建制,改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即郡县以上的官员统一由中央任免,所以,以前称县官为七品芝麻官,这就是中央派驻的最低级官员,也就是公务员里的最基层。这个制度史书上写沿用至满清灭亡。
顺便说说家,国,天下是什么意思,请看下文:
家 国 天下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