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考试方法是什么对历史产生什么影响

文化历史2022-09-22 13:22:34智慧百科

科举制的考试方法是什么对历史产生什么影响

在隋唐以前,朝廷选拔读书人做官的方式,采取的是“九品中正制”。什么是“九品中正制”呢?就是由有见识的官员担任各地方的中正官,负责评审本地读书人;然后,依据他们的家世背景和才能品德,把他们分为九个等级,也就是“九品”。等级越高,表示以后给他们授予的官职越大。

“九品中正制”开始实行时,是一种发现人才的优秀制度。但到了隋朝,皇帝发现,这个制度的弊端很大。因为各地都有势力很大的家族,即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他们常常左右评审官的意见,让自己家族的子弟进入“上品”,顺利进官府任职。这样就造成朝廷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名门望族所垄断;而许多出身寒门的读书人,尽管有才华,只能被列为“下品”,无法得到朝廷的重用。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命令地方官员按照德行和才能两科来推荐人才。这被看作是科举制的开始。公元607年,隋炀帝下诏设立十科,以利选拔人才,选拔的办法就是考试。如秀才科,需要考试策和杂文;明经科需测试对经典的熟悉程度;进士科主要考察文才。通过科举考试的读书人,要当官的话还得进一步通过吏部的考试。

科举制的考试人人可以参与,不必考察家世背景,这就给了广大贫寒人家的子弟以公平竞争的机会。

到了唐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先后完善了科举制。当时的考试有每年分期进行的,也有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的科目多达50多种,最常考的是明经和进士两科。

所谓明经科,就是考察考生对经典原文和注释的熟悉程度。有一种考试的方式十分有趣,就是考官将经书随意翻开一页,把两边的文字遮起来,只留下一行字;这行字中再把三个字盖起来,然后请学生填写完整。能把经书背诵下来的学生,应付这个考试易如反掌。

相比之下,考进士科要难得多,因为要测试考生的文学才能和写作能力。光有死记硬背的功夫还不行,必须要具有想象力,擅于创作,才能考取进士。所以,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意思是说,一个三十岁的人已经考上明经科很多年了,而五十岁的人才刚刚考上进士。这就是说,要考上进士,需要花费很多年的工夫。

正是由于考中进士不容易,所以获得金榜题名的人是非常荣耀的。考取进士第一名的佼佼者,被尊称为“状元”。像唐朝著名的诗人张九龄、王维和大书法家柳公权,都是名噪一时的状元。所有中了进士的读书人,在张榜公布之后,都会举办一系列庆贺活动,如到名园探采名花,参加宴会,还到长安的大雁塔下写上自己的名字以示荣誉。

唐朝诗人孟郊有一首诗《登科后》,生动地描写了自己以四十六岁“高龄”终于考取进士的舒畅心情:“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以往准备考试期间,我生活得十分困苦艰辛,现在终于榜上有名,内心自然十分轻松惬意。骑着马奔驰在长安城里,春风拂面,喜气洋洋,一天之内就把繁花似锦的景色看了个够。

科举考试制度的确立,为朝廷选拔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从隋唐时期创立,到清朝末年结束,大约延续了1300年。它在中国老百姓的心中,树起了“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形成尊重读书人、尊重教育的良好社会风气。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