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是怎么死的,谁才是真正的凶手至今仍是未解之谜,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刘基的生平故事历史资料探查历史的真相。
刘基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刘基生平故事介绍:
刘基天资聪明却好学习,聪慧过人,由父亲启蒙识字,十分好学。阅读速度极快,据说七行俱下。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泰定元年(1324年),十四岁的刘基入郡庠(即府学)读书。他从师习春秋经。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很难读懂,尤其初学童生一般只是捧书诵读,不解其意。刘基却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
老师见此大为惊讶,以为他曾经读过,便又试了其他几段文字,刘基都能过目而识其要。老师十分佩服,暗中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一部春秋经,刘基没花多少工夫就学完了。
泰定四年(1327年),刘基十七岁,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郑复初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
有一次,探访程朱理学故里-徽州,得知歙县南乡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书》(据说其死后分赠于朱元璋和徐达之手),便探秘覆船山(主峰搁船尖),原来这里隐藏了一个完整的明教社会,不仅找到了《奇门遁甲》而且还结识了一大批明教圣者,刘基的虚心好学和出众才智,使他在这里学就和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回家后就在家乡出了名,大家都说他有魏征、诸葛孔明之才。
但是,当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刘基在朝中时常受到排挤和打击,尤其受到李善长、徐达等淮河西集团的打击,屡受挫折,处境艰难,后来又被“钦赐”还乡,最后竟暴死于家中。
早在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朱元璋在给刘基的《弘文馆学士诰》中,用极不客气的话讥讽刘基在这么大把年纪的情况下,不回家抚育儿女,却仍恋恋不舍地留在他身边,想激他引退,显然这时朱元璋已厌弃刘基。这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只封刘基为诚意伯,食禄只有二百四十石,而李善长则封为韩国公,食禄四千石,其中的分歧之大,显而易见。
刘基是怎么死的?
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朱元璋任命汪广洋为右丞相,胡惟庸为中书左丞,同时赐刘基告老还乡。二月,刘基第二次回到青田。可是,刘基在家仍不得安稳。当初,刘基请求在浙闽之间一片名叫“淡洋”的空旷地带设立巡检司,恰好碰到逃军造反。刘基派长子刘琏入京报告朱元璋,没有先通知中书省。胡惟庸以左丞掌中书省大权,心中一直怨恨刘基以前反对自己做丞相,此时遂乘机报复。
他指使刑部尚书吴云派人陷害刘基,说淡洋之地有王气,刘基想占为己有作为墓地,百姓反对,他便请设巡检司,结果激成事变。这无异于谋篡,于是朱元璋削夺了他的俸禄。从朱元璋后来的《钦赐归老青田诏书》来看,朱元璋对胡惟庸深信不疑,认为刘基不可饶恕。
刘基明白,沉默是最好的选择。为了消除朱元璋的疑忌,他立即回到京师,不作任何辩解。洪武六年(1373年),丞相汪广洋被贬广东,胡惟庸为相,独掌中书大权。刘基对此感到忧愤不已,还因此得了一场病。
正在这时,据《诚意伯刘公行状》载,洪武八年“正月,胡(惟庸)丞相以医来视疾,(刘基)饮其药一服,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公遂白于上,上亦未之省也,自是疾遂笃。三月,上知公且不起,御制文遣使驰驿送之归”。不久,刘基便含恨去世。
5年以后,御史中丞涂节揭发左丞相胡惟庸与御史大夫陈宁谋反时,刘基暴死的秘密才公开。原来,是胡惟庸指使他带的医生在药中下了毒。刘基死后不久,他的长子刘琏在江西参政任上也被胡惟庸的党羽所逼,跳井自杀,死时只有32岁。洪武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间,刘琏之弟刘璟按父亲说的进京,朱元璋曾多次当面对他说,是胡惟庸一党害死了他的父亲和哥哥。
胡惟庸正月探视刘基,刘基三月病重还乡,四月死去,可知胡下的是慢性毒药,以此不被别人察觉。但此事是否与朱元璋有关,不得而知。因为,朱明知胡、刘二人如水火不容,却仍要派胡去看望刘基。刘基服药病得更重,向朱元璋反映情况时,他为什么不加以调查?
朱赐刘基归老青田的诏书中为什么又说“君子绝交,恶言不出”,并把刘比作恋恋不舍旧巢的鸡?刘基死时,朱为何不加怀疑而后又说得这样肯定?胡惟庸探病,本为朱元璋所派,为何《明实录》和《行状》于洪武八年条内却对这一情况不加记载,莫非有所忌讳?所以钱谦益以历史学家的笔触暗示朱元璋有授意或者怂恿胡害刘基的意思。
也还有人认为刘基长期体弱多病,40岁时便已“齿脱头童”(见刘基的《落郑子亨问齿》)了,因此刘基“寿终正寝”的可能性很大。不论刘基死因如何,总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死于明初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