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战后,阎锡山化装逃往大连,托庇于日本人,过着寓公生活。不久,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在天津召开编遣会议,与晋系高级将领徐永昌、商震、傅作义、杨爱源商讨对晋绥军的整编方 案。会议决定将晋绥军原有的部队压缩为4个军8 个师16个旅。
晋绥军中原大战后的晋绥军编制序列(1930年底)
晋绥军第32军 军长 商震
第66师 师长 杨效欧
第67师师长冯鹏
晋绥军第33军军长徐永昌
第68师 师长 李服膺
第69师 师长杨澄源
晋绥军第34军 军长 杨爱源
第70师 师长 王靖国
第71师 师长 杨耀芳
晋绥军第35军 军长 傅作义
第72师 师长 李生达
第73师 师长 傅作义(兼)
晋绥军正太护路军 司令 赵承绶
第1旅旅长 孟宪吉
第2旅旅长 陶振武
第3旅 旅长 丰玉玺
晋绥军骑兵部队 军长赵承绶(兼)
第1旅 旅长 孙长胜
第2旅 旅长 吕汝骥
第3旅 旅长 彭毓斌
第4旅 旅长 郭凤山
晋绥军炮兵部队 司令 周玳
第21团 团长 李伯庆
第22团 团长 施囯番
第23团 团长 李锡九
第24团 团长 郝庆隆
第25团 团长 张映启
第26团 团长 周勃
第27团 团长 赵忠保
第28团 团长 童村勋
第29团 团长 张大华
第30团 团长 刘彭祖
第31团 团长 董泽善
1930年8月上旬,阎锡山从大连乘日机到大同,随即返回五台县河边村。蒋介石闻讯后,大为震怒,立命何应钦、孔祥熙等连续电阎,促其从速离开山西。否则,将采取严厉措施。同时,刘峙、韩复榘等,也发出通电,请蒋逐阎离晋。这时,“九一八”事变爆发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救亡运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蒋、张已无暇顾及阎锡山。
蒋介石迫于国内压力,加上各方面为阎锡山说情,不得不表示对阎锡山“捐弃前嫌,团结御侮”。1932年1月28 日宁粤合流后,他接受汪精卫的建议,决定委任阎锡山为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为了讨好国民党中央,授意徐永昌将“一二•一八”惨案的罪犯国民党山西省党部纠察队队长王踞等释放。
1932年2月29日,阎由河边村回到太原,略作布置,即匆匆就职。阎锡山复出后,认真执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积极参加对红军的“围剿”。1934年,阎派李生达率第72师及独立第2旅周原健部到江西,参加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
李到达南昌后,即被蒋任命为第19军军长兼72师师长,师部扩编为军部。1935年7月,因刘志丹等领导的陕北红军日益壮大,阎锡山感到山西兵力单薄,便命李生达率第19军返晋,参加对陕北红军的作战。
1935年10月,北上抗日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准备从陕北渡过黄河,东进抗日。阎锡山调集兵力于汾阳、离石、孝义、中阳山岳地带,力阻止红军东征。
1936年2月20日夜,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黄河天险,粉碎了晋71师207旅的河防线,歼灭该旅414团杨有贵营,进占晋西重要军事据点三交镇。接着红军主力部队渡河长驱东进,包围驻中阳县城的晋军第207旅旅部。阎锡山立即命集结在孝义、汾阳一带的周原健独立第2旅抢占中阳县境的关上村进行阻击。
2月25日,与红军发生激战,结果该旅1个团被全部歼灭,团长李清华毙命,炮兵连全部被俘。阎锡山十分惊慌,请求中央军人晋救援。蒋介石命陈诚率中央军5个师人晋协助阎作战。
5月5日,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红军回师陕北,而蒋介石的中央军却滞留山西,并策反李生达等,危及阎锡山的统治。阎恼怒地说:“我不亡于共,也要亡于蒋了。”阎锡山为了在矛盾中求生存,小心翼翼,开始“在三颗鸡蛋上跳舞”。
5月25日,毛泽东亲笔致书阎锡山,表示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抗击日本侵略的决心,也对阎锡山和他的晋绥军表达了真诚的联合愿望。同时还释放了被俘的晋绥官兵。阎锡山在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尤其是从与山西接壤的冀察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的事实中,感受到了寇深祸亟的危机,经过反复权衡后,他决定走联共抗日之路。阎遂以“自强救国”为号召,将他控制的“中国青年救国团”、“建设救国社”等群众团体合并为“自强救国同志会”,自任会长。
10月,晋绥日本特务机关长田中隆吉指使德王李守信、王英等人阴谋大举侵犯绥远。10月中旬至10月22日,伪蒙军占领了大庙子和绥北战略要点百灵庙。阎锡山即以傅作义、王靖国两部联合骑、炮兵部队主力,于11月24日对百灵庙日伪军发起了猛烈攻击,经过激战,收复了这座绥北重镇。
下一节:晋绥军在抗日战争中的编制
晋军在辛亥革命后的编制情况
晋军在第二次之直奉战争后编制情况
晋绥军在北伐战争后的编制
晋绥军在解放战争中的编制
中华民国八大总统介绍
民国20大派系军阀介绍(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