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简介
杜诗,字君公,河南汲县人,东汉官员,水利学家、发明家。他主持修治陂池,广开田池,使郡内富庶起来,有“杜母”之称。南阳人称赞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杜诗生平经历
杜诗青年时期就才能出众,在河内郡任吏员时,人们赞扬他处事公平。
光武帝初年,为侍御史。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在洛阳民间为非作歹,老百姓惶恐不安。杜诗通告萧广约束部下,萧广不予理睬。
杜诗下令按法诛萧广,并将经过情形向上汇报,得到表扬。光武帝见他能干,又派他去河东郡诛剿降汉复又叛变的杨异等人。
杜诗到了大阳,听说杨异率部下企图北渡,立即派人设法焚烧掉他们的渡船;另又派人收服河东郡的地方军,并进行突然袭击,终于歼灭杨异等人。
杜诗被迁为成皋令,任职3年,政绩裴然。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建武七年(公元31年),杜诗迁升为南阳太守。
在南阳任职7年,“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政化大行”。在此期间,他还做了两件在科学技术史上有意义的事:一是兴修水利;一是制做水排。
建武十四年病死,身后“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最后由朝廷赐赙才得以丧葬。
杜诗发明了什么?
水排
所谓“水排”,就是利用水力推引鞲鞴鼓风的器具,用于冶金。生铁的早期发明,是中国对世界冶金技术的杰出贡献。
要获得液态生铁,需有较高的炉温。有风就有铁,鼓风技术对于生铁冶铸的发展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从商周以来,都用皮囊鼓风,子继父业,年轻工匠必须学会缝制皮囊的技巧。说明早期冶铸匠师高度重视鼓风器具的制做。鼓风装置由人力驱动发展到用畜力和水力驱动,是东汉冶铁技术的重大创新。
由于杜诗的倡导,水排至迟在公元1世纪上半叶于南阳地区已较多地使用。
《后汉书·杜诗传》说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的功效不仅比人排,就是比马排也高得多,鉴于杜诗的功绩,河南南阳老百姓把他比之召信臣,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以上关于杜诗及杜诗的发明介绍到这里,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文章下方的标签或专题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