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静成皇后简介
孝静成皇后(1812年6月19日-1855年8月21日),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追封三等承恩公花良阿之女,清文宗咸丰帝养母,议政王、和硕恭忠亲王爱新觉罗·奕訢生母。
先祖在清朝开国之初入满洲正蓝旗,去世后抬旗入满洲正黄旗。咸丰帝即位之后,尊其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居绮春园寿康宫,遵照皇太后礼遇奉养,咸丰五年,晋尊为康慈皇太后。
咸丰五年七月初一,康慈皇贵太妃病笃时,咸丰帝感其养育之恩,下诏晋尊康慈皇贵太妃为康慈皇太后,七月初九日康慈皇太后薨逝,葬于慕东陵,谥号:孝静康慈弼天辅圣皇后。经同治、光绪、宣统三朝累加谥为: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神位升祔太庙。
孝静成皇后生平经历
一、初入宫闱
道光初年,博尔济吉特氏以贵人的身份选秀入宫,之后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连续为道光帝生育三子一女,并且位分由静贵人一路升为静妃,可见在此期间博尔济吉特氏很受道光帝的宠爱。之后在道光十三年道光帝将静妃晋封为静贵妃,超越了资历更老的和妃和恬嫔。
二、六宫之首
道光二十年,道光帝的第三位嫡妻——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突然去世。道光帝非常哀恸,同年,道光帝下诏加封静贵妃为皇贵妃,总摄后宫。
在清朝后宫,皇贵妃位比副后,地位极尽尊贵,皇后健在时一般不立皇贵妃,此时的博尔济吉特氏又执掌六宫大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六宫之首。
三、储位之争
孝全皇后留下十岁的独子——皇四子奕詝,即后来的咸丰帝,交付静皇贵妃抚养。皇贵妃的小儿子奕䜣与奕詝年龄相仿,同在上书房,十分友爱,犹如同胞兄弟。
但是后来,两人渐渐长大,为了未来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开始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静皇贵妃也因为对“正妻”名分的渴求在道光朝始终得不到满足而耿耿于怀,这一切都为日后静皇贵妃的命运和身后事埋下了阴影。
史载,奕䜣文武双全,而且聪明过人,后来更支持洋务运动,和西方人(中国人蔑称为“洋鬼子”)接近,有“鬼子六”之称;而奕詝为嫡长子,忠厚老实,秉承中庸之道。道光帝原先认为奕䜣之“才”堪此大任,但深为痛惜孝全皇后钮钴禄氏,更爱奕詝,于是为了储位问题犹豫再三。
奕詝的老师杜受田深知圣心,教奕詝“藏拙”,也就是不在不如奕䜣的方面和他比试,而在父皇道光帝面前表现“孝子”、“仁君”。果然,道光帝认为奕詝比奕䜣更有“德”,再加上孝全皇后往日的恩情,终于于道光二十六年下定决心立奕詝为储君。
但道光帝毕竟可惜奕䜣,就在遗诏中写明,立奕詝为皇太子而即帝位,封奕䜣为亲王。当然由于雍正朝以来的清朝实行秘密建储制度,这份遗诏在道光帝生前未曾公布,是在死后公布的,但遗诏中破天荒地封亲王,反映了道光帝的复杂心理,也为日后两兄弟反目的埋下伏笔。
四、尊为太后
据记载,“圆明三园”之一的万春园,原名绮春园。道光年间,尊养继母恭慈皇太后于此。咸丰帝即位,破格奉养仅为先帝侧室又非生母的康慈皇贵太妃居绮春园,这是咸丰帝以道光帝侍奉孝和太后的方式来侍奉康慈皇贵太妃,并且将养母康慈皇贵太妃生辰定名为"慈寿节",每年俱隆礼称祝。
而探病问安,又无异于亲子,这些都是逾制报答皇贵太妃的抚育之恩的加倍孝顺之举。咸丰帝曾在上谕中提过“朕在冲龄,仰蒙康慈皇贵太妃抚育深恩。”“抚育朕躬十五载。恩恤优加。”,由此可见咸丰帝与康慈皇贵太妃养母子之间的关系是相当不错的。
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底,皇贵太妃的病情加重,七月初一日,咸丰帝尊康慈皇贵太妃为康慈皇太后。咸丰五年七月初九日巳刻,皇太后卒于寿康宫之“爱日春长”,梓宫停放慈宁宫正中。七月二十一日移大行皇太后梓宫到绮春园迎晖殿暂安。
咸丰五年九月二十三日正式恭上大行皇太后谥号为: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咸丰五年十月初一日,咸丰帝钦命孝静皇后丹阐抬旗,于是在孝静皇后身后,其家族改为正黄旗满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