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
晁盖的一身集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不作第一人,可乎?
晁盖的绰号
晁盖,山东省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财主。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喜欢刺枪使棒,身强力壮,不取妻室,终日打熬筋骨。传说邻村西溪村闹鬼,一日,村中人经一僧人指点,凿了一个青石宝塔镇在溪边,鬼就被赶到了东溪村。晁盖大怒,独自将青石宝塔夺了过来在东溪边放下,因此人称“托塔天王”。
晁盖的性格特点
第一:过于性急,准备不充分。
晁盖的性急体现在哪里呢?我们还是来看看《水浒传》中怎样写的吧。《水浒传》第六十回《公孙胜芒砀山降魔晁天王曾头市中箭》写道:晁盖忿怒,便点起五千人马,请启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其余都和宋江保守山寨。这难道还不性急?起码得想好计划吧,这么草率就下山了。这就是性急,因为性急所以准备不充分,因为准备不充分所以攻打曾头市失败。
第二:骄傲自大,带兵太少。
我们再来看前面那段话:晁盖忿怒,便点起五千人马……你去打那么大个曾头市就带五千人?你以为你是西楚霸王啊?百战百胜啊?也许有人会说:兵不在多而在精。这话说的是没错,但兵也是要稍微多带点的。照《水浒传》里说的,梁山那时也起码有他个几十万喽啰吧?你多带点有何关系?少带兵想显你晁盖的威风吗?
第三:不带军师,导致谋划不周。
大家都知道,一般打仗都是要带军师的。所谓军师,就是在军中帮你出谋划策的。诸葛亮在没做丞相前就是刘备的军师。所以,军师对打仗来说十分的重要。甚至可以说:没有军师的军队不是军队。宋江每次出去打仗也都要带军师的。晁盖实力不如宋江,还不带军师,这不是去送死吗?没带军师,加上晁盖本人不是当统帅的料,谋划当然就不周了,这也导致了晁盖的误信他人谗言。
第四点比较重要:选将失误。
自古以来,打仗主要靠的是将军和谋士(也就是军师),当然还得有主帅来指挥。晁盖的没带军师已经导致了他攻打曾头市的谋划不周,攻打曾头市选的将领选对了吗?选的将一般要具备两点。一是要有一技之长,比如水上功夫好,马上功夫好,陆地上功夫好。二是要忠心,也就是靠得住。这两者缺一个都不行。有一技之长的不忠心,那不行,不能选他,选了恐怕他会反你;忠心的是个草包,啥都不会,那带去打仗也没用,等于白带。我们就来看看晁盖这次出征选的将领吧。《水浒传》里说晁盖这次出征带了20员头领: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刘唐、张横、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杨雄、石秀、孙立、黄信、杜迁、宋万、燕顺、邓飞、欧鹏、杨林、白胜。网友金小侠说:“晁盖点那二十个头领中,林冲、杜迁、宋万是梁山元老,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是参与黄泥岗战役的心腹,呼延灼、徐宁是新近上山的降将,不属于宋江一派,杨雄、石秀属于线人性质,宋江一直未加注意,孙立、黄信一直被宋江打压,邓飞、欧鹏、杨林都是顺路上山的好汉,也很难算宋江的心腹,张横曾经恐吓宋江,记忆犹新,唯一可以确定是宋派手下的也只有穆弘、燕顺两人,但这两人平时也不是很受宋江重用。晁盖统领了一帮 “自己人”,不需要军师,只带了五千人马就出发了。”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他只带分析这20员头领的“好处”,没有想到带这20员头领的一些“坏处”。的确,杜迁、宋万是梁山元老,但实力实在太弱。呼延灼、徐宁也的确是新近上山的降将,但未必不属于“宋江派”吧?呼延灼就是被宋江劝入伙的,他可是铁了心跟宋江,日后等招安。张横也确实曾经恐吓过宋江,但那似乎是很早以前的事吧?况且那时张横也不认识宋江,恐吓也情有可缘。张横也知道宋江不会计较那些事。杨雄、石秀就更不用说了。他俩刚上山时就差点被晁盖喀嚓了。这次人家还会用心帮你打仗?换做我就不。说来说去,这20员头领晁盖也没有选对。
第五点最为重要:军事幼稚,忠言逆耳,误信谗言,草率出军,导致中箭。
晁盖打曾头市,打了好多场仗,就是攻不破曾头市。而曾头市的人也擒不住晁盖。于是,曾头市的人(是谁书上没说,但不可能是曾家五虎的其中之一,我估计是史文恭),想了一条计策:找来两个和尚,叫他们到晁盖营里去当奸细。那两个和尚就去了,对晁盖说什么被曾家五虎欺负,所以来晁盖这里,请他剿除了曾家五虎等。晁盖听了居然思考都没思考,而且还“大喜”,军事上真是幼稚极了,幼稚的都可以去上幼稚园了。还是林冲为人比较谨慎,看出来有诈,和晁盖说了。和尚就来拍马屁,说什么梁山泊行仁义之道啊,从不扰民啊,什么什么。晁盖听了居然信和尚不信林冲,而且对林冲说什么兄弟休生疑心,误了大事。而且还说自己今天晚上要去劫曾头市大寨。林冲又提了一些比较好的计划,晁盖哪里肯听?他见林冲这么啰嗦,索性不把他带去劫寨,让他在自己寨里接应,真是糊涂至极!当天晚上三更,和尚对晁盖说,曾头市的军人肯定都睡了,此时正是劫寨的大好时机。晁盖居然问都没问大伙的意见,就听了和尚的谗言,发兵去曾头市劫寨。就快走到的时候,和尚突然不见了,逃跑了。这时冲出兵马来,晁盖便想回寨了。正转了两个弯,当头乱箭射来,一箭正中晁盖脸上,于是晁盖落下马来。呼延灼等只得收兵了。这就是军事幼稚、忠言逆耳、误信谗言、草率出军的结果——中毒箭身亡!同时,曾头市的人也正看出了晁盖的这点:军事上幼稚,容易相信谗言,才会派两个和尚去进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