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写作风格,对林海音的评价,林海音童年的故事

文化历史2022-03-22 11:39:00未知

林海音写作风格,对林海音的评价,林海音童年的故事

林海音童年是怎样的呢

林海音童年是怎样的呢?其实林海音的童年并不神秘,从她的小说城南旧事中就可以清晰看到,她的小说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自传色彩,虽然不完全真实,但她的童年大部分也就是小说中描述的样子。

林海音年轻照

林海音一九一八年出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后回到台湾,但台湾被日军占领时,随父亲移居到北京。所以如果问林海音童年是怎样的呢,完全可以用辗转各地来回答。林海音在北京时已经记事,而且在北京就读小学和专科院校,因此她的作品当中北京气息格外浓厚。因为讨厌上学,被父亲拿着鸡毛掸子赶到学校。讨厌与那些同龄孩子的争执。她也像普通的小女孩那样围着爸爸听故事,比如骆驼的铃铛等等。

林海音也有比别人悲惨的一面,在她十三岁时父亲便去世了,迫使她不得不学会独立和担当。帮助母亲分担家庭的重担,立刻变得成熟而稳重。童年时的她还记父亲的同窗好友韩叔,也记得母亲为了自己拒绝韩叔的爱慕,直到听到韩叔结婚的消息才放下心来,拿出自己的全部储蓄要为韩叔买结婚礼物,林海音的童年便是在大人的复杂与小孩的单纯之间徘徊。

林海音在童年时期与大多数孩子是一样的,都是那样的单纯可爱,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不一样的是,她在很小就学会独立,学会帮助母亲分担。对于林海英童年是怎样的呢这样的问题,大家完全可以以一个平常的心态去看去听。

林海音写作风格

林海音写作风格是最容易让广大读者接受的一种风格,文风质朴无华,就如同一碗白水,虽不如烈酒豪迈,也不茗茶婉约,用的是最平凡的味道,给的是最深刻的记忆。

林海音照片(右)

林海音的作品曾被收录在中小学的课本中作为教材,能够成为教材的文章每一篇都要经过精挑细选,而林海音的作品在两个学生的阶段皆有收录,这也在放映了林海音写作风格的受众群体的广泛,以及通俗易懂的特点。大部分学子在小学时期的文章如流水账一般,不会给人很深的印象,到了中学时期开始追求辞藻的华美文曲的激昂。但是他们却忘了,林海音的作品。

林海音写作风格对于中小学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她的作品平滑朴实,流畅自然,也具有流水风格,但加重心理描写的过程让人看后不觉乏味,反而会有很深的代入感,仿佛身临其境,自己就是那个失去父亲的孩子,自己就是那个送别老师的学生。一曲长亭古道斜阳下的分别让人至今不忘。而到了初中,为了使作文得到高分,老师经常会叫同学使用排比你人等写作手法,满篇文章下来尽是好似如同之类的话,实际干物却渺渺无几,远不如林海音作品那般,就算水无滋味,但却润心。

林海音写作风格对于我们的意义教育重大,但不知道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的考试,还是这个社会变得浮躁喧哗,总之,不学便是一种缺失。

对林海音的评价

对林海音的评价需要从其作品入手,她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城南旧事中或多或少带有自传的意味,通过小女孩英子的视角,展现了北京旧社会下的风貌,无数平凡的人物跃然纸上,让我们更清晰的看到那个年代。

林海音照片

如果从作品对林海音的评价是片面的,她在台湾地区致力于台湾的文学事业,除了自己继续创作小说,对于台湾的文学新人仍着手提拔,自己创办刊物为文学新人提供平台,刊物刊登文章的质量在当时的行业内首屈一指,后来创办了著名的纯文学出版社,时至今日,纯文学出版社仍是台湾地区影响力最强的出版社之一。

在文学内涵上,林海音的作品依然之大大家考究。林海音的作品中对女人的刻画格外细腻,无论是善良老实的普通民众,还是悲惨不堪的弱势群体都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的小说里有为了他们只身守寡到老的母亲,胡同里疯疯癫癫的疯女人,斜着嘴的兰姨等等。在表达市民生活的同时反衬出旧社会下女儿的悲惨命运。文章没有批判,没有控诉,更没有抨击和斗争。但就是这种无声的诉说却让人更加怜悯。

如果说鲁迅是与封建礼教作战的斗士,那么林海音就是温和修女。只需要在那里默默的念着圣经,让众人感受到她的博爱,如同春风沐雨,让人心安静而祥和,慢慢的改变着悲惨的世界。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