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不决典故出自哪里,犹豫不决什么意思?

文化历史2022-03-22 13:33:35未知

犹豫不决典故出自哪里,犹豫不决什么意思?

建安四年,董承收到汉献帝衣带诏,他邀请刘备加入。结果曹操却和刘备上演了一出青梅煮酒论英雄,吓得刘备还以为计划暴露,曹操是在故意试探他。此后刘备进军下邳,打算联合袁绍一起对抗曹操。不过曹操亲征刘备,将刘备击败,逃往青州的刘备只能慢慢恢复元气。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犹豫不决”,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发生在官渡之战开打之前,相关人物为袁绍、田丰、审配、沮授和郭图。原文如下:

(袁绍)遂聚文武官,商议兴兵伐曹操。谋士田丰曰:“兵起连年,百姓疲弊,仓廪无积,不可复兴大军。宜先遣人献捷天子,若不得通,乃表称曹操隔我王路,然后提兵屯黎阳;更于河内增益舟楫,缮置军器,分遣精兵,屯扎边鄙。三年之中,大事可定也。”谋士审配曰:“不然。以明公之神武,抚河朔之强盛,兴兵讨曹贼,易如反掌,何必迁延日月?”

谋士沮授曰:“制胜之策,不在强盛。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练,比公孙瓒坐受困者不同。今弃献捷良策,而兴无名之兵,窃为明公不取。”谋士郭图曰:“非也。兵加曹操,岂曰无名?公正当及时早定大业。愿从郑尚书之言,与刘备共仗大义,剿灭曹贼,上合天意,下合民情,实为幸甚!”四人争论未定,绍躇踌不决。

小说中的这则故事发生在刘备斩杀车胄并占据徐州时期。为了抵御曹操即将发动的攻势,刘备采纳陈登的建议,请大儒郑玄写信向袁绍求援。袁绍随即召集文武,商议起兵讨伐曹操之事。在袁绍的四大谋士当中,田丰和沮授认为不可轻易动武,而郭图和审配则提出应当立即出兵。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袁绍的反应“踌躇不决”。

所谓的“踌躇不决”,与“犹豫不决”的意思一样,意为犹犹疑疑地拿不定主意。这句成语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

官渡之战,是汉末三大战役之一,是决定中国北方霸主地位的关键之战。这场仗的起因是什么呢?如果按照小说的描述,似乎是刘备为了自己地盘的稳定而唆使袁绍与曹操反目的结果,而真实的历史却并非如此。

据《三国志》及其他相关史料的记载,袁绍与曹操矛盾的爆发,始于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迁至许昌开始。其后的数年间,双方都加快速度消灭威胁自己的中原诸侯,为二人最后的决战做准备。其结果是袁绍歼灭了公孙瓒,占据冀州、并州、青州和幽州,而曹操则通过消灭吕布、收降张绣,获得了对青州、豫州、兖州、徐州的控制权。至此,双方都完成了各自的战前准备。

到了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曹操偷渡黄河,进攻河内,欲借河内为跳板,对袁绍的老巢邺城形成威慑,但这一计划被刘备泄露给袁绍,最终未能实现。之后不久,袁绍便出兵讨伐曹操,官渡之战由此爆发。

谈到袁绍起兵的经过,小说中的描述与历史基本一致,田丰、沮授、郭图、审配这四大谋士的意见分成两派,田丰和沮授认为不宜开战,而郭图和审配则力主起兵。这种意见分歧非常正常,谋士提出自己的看法,供主帅参考,然后由主帅做最后的决定。然而,袁绍对此却“踌躇不决”,也就是说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好究竟该不该打。这也反映出袁绍能力之拙劣。作者将这段历史记载几乎原封不动地放进了小说当中,主要还是想体现袁绍的志大才疏。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