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偃生平简介事迹,主父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化历史2022-03-22 15:02:18佚名

主父偃生平简介事迹,主父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可能很多朋友还不太清楚主父偃是谁,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大臣,曾向汉武帝提出“大一统”的政治主张。可能有人要问汉朝不是已经统一了吗?实际上“大一统”和“大统一”不是一个意思,主父偃说的“大一统”是指全国各种制度应该整齐划一,高度集中,不然就发挥不出一个大国的优势。主父偃的这个理念在当时还是比较重要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主父偃这个人物,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老话说得好,人狂没好事,够狂挨砖头。人失意时不要气馁,得意时不要张狂。今天,我们来说说汉武帝时期红得发紫的主父偃。

主父偃绝对是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大咖级人物。但是为了能够建立功名,他费了九牛二虎啊之力,终于权倾朝野,不可一世。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常常会伤人又伤己。主父偃任性行事,搅得别人不安宁,最后也搭上了自己和家族的性命。

主父偃为什么会由权力顶峰跌落下来?又该怎样评价他的功过呢?

作为姓氏,百家姓没有收录“主父”一姓,但现在山东等地还有这个姓氏。像所有姓氏一样,主父一姓也是源远流长。《元和姓纂》记载,“主父”姓起源于春秋时期。赵武灵王退位后自称“主父”,从此这个姓氏就流传了开来,并从当时的赵国传到齐国。主父偃就是齐国临淄人。

年轻时候,主父偃家境非常贫寒,中年的主父偃依然过得十分窘迫,他虽胸怀大志,但却四处碰壁不得志,这为他最后的结局埋下了很深的伏笔。

元光元年(前134年),主父偃先是投到卫青门下,希望卫青向汉武帝举荐自己,卫青也很给面子,多次向汉武帝推荐主父偃,可并没有得到汉武帝的重视。主父偃后来又四处找关系,都没有收获成效,最后孤注一掷,直接给汉武帝上书,说了“九件事”,这才受到汉武帝赏识。从此主父偃平步青云,很快达到人生的巅峰,但这时的主父偃年纪已经年近六旬,距离去世只有八年时间了。

主父偃对西汉王朝最大的贡献就是“推恩令”,推恩令说起来也简单,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设置的。汉朝初年封了很多诸侯王,这些诸侯王的权势日渐增大必然会影响西汉王朝的中央集权,刘邦以铁血手段清除了异姓王,但留下来的同姓王的数量和权势依然很大。主父偃的“推恩令”就是让这些大诸侯国王施行“推恩”,把封国分成若干小王国,分给自己的子弟。这个举动一方面符合大多数刘姓贵族的利益,另一方面使得这些分出来的小王国完全失去对中央的威胁。

这个计策在当时看来无疑是漂亮至极,除此之外主父偃对地方豪强也没有手软,借茂陵初立之名,让地方豪强都迁到天子脚下来。这些豪强背井离乡肯定实力大减,到了天子脚下更是翻不起什么浪花了。主父偃解开汉武帝的心头大患,最后下场怎么会是灭族呢?

“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这是主父偃的一句名言,主父偃利用自己的权势,大肆受贿,而且毫不收敛。主父偃的逻辑是这样的,我年轻的时候奋斗过,受尽了屈辱,所以我现在有了权势就应该肆意而为,我年纪也大了时日无多,我就是要抓紧时间满足欲望,和道德常规对着干!主父偃的生辰虽不详,但按照他自己说的游学四十余年推算,他入仕已经60多岁了。

阴阳其脸让主父偃的形象大打折扣。为了打通和齐国的关系,他希望将女儿嫁入齐国后宫。齐王的母亲纪太后非常讲究世家,瞧不起主父偃,就没答应这门亲事。主父偃得知以后就直接开始了报复,主父偃的手段大概有这么几点,首先用齐国的富庶打动汉武帝的聚敛之心;然后挑拨离间齐王疏远朝廷的意思,激发汉武帝的离弃之意;最后点出齐国的不轨历史和现任齐王的淫乱,煽动汉武帝戒备和厌恶齐王。

汉武帝听了主父偃的话,随即拜主父偃为齐相,令他去纠察齐王府。就这样主父偃成功得到了一雪前耻的机会,主父偃到了齐国,毫不掩饰自己的意图“乃急治王后宫宦者为王通于姊翁主所者,令其辞证皆引王”。最终“王年少,惧大罪为吏所执诛,乃饮药自杀。绝无后。”

“推恩令”客观上得罪了很多国王,加上主父偃对齐王,燕王等等毫不留情,其他国王就坐不住了。趁着主父偃去齐国当国相的机会,赵王就把主父偃给告了,罪状两条,我们前面刚好都提过,一是受贿,二是谋害齐王。

最后,这两件事再加上两个人送给了主父偃一场“灭族”之祸。先是赵王指使人告发主父偃贪赃受贿,而主父偃又逼得齐王自杀,最后触怒了汉武帝。主父偃被捕下狱后,其政敌公孙弘落井下石,和汉武帝说“非诛偃无以塞天下之望”。巧的是经办此案的又是以“微文深诋,杀者甚众”而著称的酷吏咸宁,最后主父偃被判“灭族”。

主父偃的功绩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从汉朝统治者的角度,主父偃无疑是大功臣。说到底,主父偃的“日暮逆施”逻辑肯定是不可取的,他倒行暴施,自取其祸的结局也值得深思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