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是哪里人
众所周知,陈景润是享誉全球的数学家,时至今日,陈景润的故事仍在坊间口口相传。除此之外,很多书籍都有记载陈景润的生平经历,以及陈景润是哪里人。在了解陈景润事迹同时,便可得知陈景润是哪里人。以今天的地名来说,陈景润是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人。
陈景润在一个贫寒家庭出生,家中兄弟姐妹比较多,陈景润出生后,父母为了养活他,便向邻居家借米汤来喂养他。陈景润自幼乖巧懂事,父母干农活时,家中弟妹就由陈景润照顾。等到哥哥从学校回来后,陈景润便央求哥哥教他数学知识。母亲见陈景润学习刻苦,便将他送到学校读书。陈景润的学习成绩非常好,1948年2月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英华书院。后来,陈景润又以优异的成绩被厦门大学数学系录取。
从陈景润的求学经历来看,从小学到大学,陈景润一直在福建省内读书。陈景润对贫困生活深有体会,为了摆脱饥寒交迫,陈景润一直努力读书。等到陈景润工作后,他一直省吃俭用,除去生活上的必要开销,陈景润将剩下的工资全都存入银行。陈景润工作后,一直在北京生活,几乎很少回去老家。如今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很多村庄为了迎合现代化发展都主动消失了。而陈景润的老家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也与城市融为一体。
陈景润轶事
了解陈景润轶事,有助于全面了解陈景润的性格特色。众所周知,陈景润一直过着十分枯燥乏味的生活。对一般人来说,和数字打交道是一件无聊至极的事,但是对陈景润来说,只要能和数字扯上关系的事情,都十分有趣。陈景润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也会查看自己的存折和硬币。陈景润为了积累钱财,经常将工资换为首饰以此方便收藏。
有时到了深夜,陈景润会躲在被子里打开手电筒来欣赏收藏物。当陈景润从6平方米的小房间搬出去,他的研究生为他收拾物品时,居然找出了多达两三公斤重的硬币。上世纪70年代末,因学术交流的需要,陈景润有过两次出国访问的经历。在这两次出国旅途中,陈景润获得了7500美元、5000法郎的报酬。但是,陈景润并没有拿这些钱来购置家用物品,几经考量下,陈景润买了一个收音机带回家。
为了给家人和学生购买纪念品,陈景润在当地买了一些廉价的、却有纪念意义的笔记本和铅笔。有一次,陈景润的姐姐带着侄子从福州前来北京探望陈景润,陈景润为了尽地主之谊,便请姐姐和侄子吃饭。陈景润的姐姐本想着弟弟会请自己吃一顿大餐,没想到陈景润只花了一块多钱,请侄子吃了一顿非常简单的午餐。了解陈景润轶事便可发现,生活中的陈景润十分朴素,在日常开销方面,也非常精打细算。
陈景润 电线杆
从陈景润的照片中便可看出陈景润有着很严重的近视。如同陈毅吃墨水,王羲之吃墨水一样,陈景润也有类似的经历,这便是陈景润撞电线杆的故事,陈景润对数学非常痴迷,即使他在文化大革命被迫害时,陈景润依然锲而不舍的专研哥德巴赫猜想。正是这种专心致志的精神,才让陈景润成为享誉全球的数学家。
陈景润的秘书李小凝曾说,陈景润在数学领域的贡献,至少三十年内没人能够打破。而陈景润的学术论文,估计全球能够看懂的也超不过10个人。话说有一天,陈景润上街去买酱油,买好酱油后,陈景润便提着酱油瓶往回走。陈景润突然想到一个很有趣的数学题,他便开始了心算。正当陈景润专心致志地算题时,他没有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电线杆。果不其然,陈景润撞在了电线杆上,酱油也洒在了地上。
因为陈景润有着严重的近视,所以他并不知道其实是他自己撞在了电线杆上。陈景润站起来对电线杆说:“你怎么这么不长眼睛,为什么要站到人行道上呢,把我撞倒了不说,还拿去了我的酱油。”不久后,陈景润撞电线杆的故事流传开了,世人都被陈景润痴迷的精神所打动。陈景润撞电线杆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从这个故事便可知,陈景润对数学的痴迷程度。著名评论家徐迟了解陈景润的故事后,还曾写下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以此来告诉世人陈景润的伟大之处。